本報訊 (記者 張猛 孫靖) “以前,處理鄰里糾紛,我總怕話說不到點子上。今天,聽了張主任對調解技巧的講解,我心里總算有底了。”近日,黃泛區農場舉行網格員業務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課間休息時,專職網格員李女士拿著筆記本,和同事熱烈交流,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在本次培訓中,黃泛區農場各單位負責人及專職、兼職網格員齊聚一堂,共享為他們量身定制的“充電課”,收獲滿滿。
不同于以往照本宣科的培訓,本次培訓一開場,授課老師川匯區綜治中心基層辦主任張曉松就拋出一個常見難題:“居民反映下水道堵塞,聯系多個部門卻遲遲沒有解決,該怎么辦?”這一提問切中痛點,瞬間讓現場氣氛活躍起來。隨后,他結合川匯區的真實案例,詳細講解了建強網格、整合力量、化解矛盾的具體方法。從如何以“拉家常”的方式收集群眾訴求,到怎樣聯動社區、物業、職能部門形成服務閉環,所講內容貼近網格員的日常工作,極具操作性。
“原來處理小區亂停車問題,遠不止貼一張提醒單那么簡單。”兼職網格員小王一邊在筆記本上畫著“問題處理流程圖”,一邊感慨道。
培訓中,授課老師還分享了川匯區網格化管理中的數字化轉型經驗,讓參訓網格員感到耳目一新。
培訓結束后,不少網格員圍著授課老師請教具體問題。“這次培訓讓我真正學到了能用上的本事。”李女士說,接下來,她打算把學到的矛盾糾紛調解“四步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爭取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居民家門口。
本次培訓不僅補齊了黃泛區農場網格員的能力短板,更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未來,這些行走在網格中的“服務員”將以更加專業的技能、更加清晰的思路,把服務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進一步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