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泛區農場
□記者 張猛 孫靖
“快!趁雨停,把這片玉米全收了!”9月28日清晨,在黃泛區實業集團一分場的玉米地里,收割機手趙師傅一邊擦拭駕駛室玻璃上的水汽,一邊對著對講機喊道。
雨剛停,玉米葉上還掛著水珠,土地踩上去仍有些黏腳,一場與雨水賽跑的“玉米搶收戰”已然打響——這是黃泛區農場“三秋”生產中“雨口奪糧”的一個縮影。天氣轉晴后,全域種麥熱潮隨即而至,玉米與小麥兩大主糧的生產銜接,奏響了忙碌的農事交響曲。
“雨口奪糧”:晝夜奮戰保歸倉
“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的那幾場雨,真是讓人心焦。遇上連陰雨,如果不及時搶收,今年的玉米可就毀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黃泛區農場職工杜學建依然心緒難平。
當時,黃泛區農場抓住降雨間歇期,迅速調配履帶式收割機奔赴玉米地。這些收割機憑借防陷履帶,能在濕潤地塊靈活作業,成為“雨口奪糧”的關鍵裝備。
為充分利用晴好天氣,黃泛區農場實行“人歇機不歇”的作業模式。收割機晝夜在田間穿梭,玉米脫粒后通過輸送筒“流”入等候的運糧車內,迅速被送到烘干廠。在那里,玉米粒經傳送帶進入烘干塔,有效避免返潮霉變。
搶收玉米期間,市委書記黃玉國的調研給大家增添了干勁。10月10日,黃玉國走進黃泛區實業集團一分場的玉米地,察看機收情況,詳細了解秋收進度、糧食產量和土壤墑情等情況。他指出,要優化農機調度,強化供需對接,動員群眾積極搶收,做到應收盡收、應收快收。按照這一要求,黃泛區農場細化分工,組織農技人員蹲點田間,指導農戶判斷玉米成熟度;引導黨員志愿者幫助勞動力不足的農戶搬運玉米;安排農機維修隊隨時待命,確保設備零故障運行。截至10月中旬,黃泛區農場4.8萬畝玉米搶收完畢,盡管受降雨影響,畝產較往年略有下降,但通過及時搶收和烘干,損失已降至最低。
搶時播種:科技賦能促豐收
搶收完玉米的地塊經過滅茬、翻耕,土壤松軟透氣,非常適宜小麥播種。“咱這兒的莊稼一年兩熟,玉米收了就得趕緊種小麥,一點兒也耽誤不得?!?1月5日,在黃泛區實業集團一分場的小麥種植現場,杜學建仔細查看小麥播種深度和土壤覆蓋情況。
為種好小麥,黃泛區農場針對不同地塊“對癥下藥”。沙土地排水快、土壤透氣性好,優先進行“旋耕+播種”一體化作業,減少農機進地次數,避免土壤板結。黏土地濕度大,需先通過深耕機打破犁底層,再用鎮壓器壓實土壤,防止小麥出苗后因根系懸空而影響生長。
“你看這臺耩麥機,不僅能精準控制播種量,還能同步施肥,一畝地播多少種子、下多少肥,能精確到克,這就是科技種麥的好處?!奔夹g員馬澤宇蹲在田邊向記者介紹。
受前期降雨影響,今年小麥播種期比往年推遲10天左右。為保證小麥出苗率,黃泛區農場指導農戶適當增加播種量,每畝地比往年多播種10斤左右。推廣抗逆性強的小麥品種,圍繞拌種防病、播種深度調節及播后鎮壓等關鍵環節,組織農技人員對農戶進行“一對一”指導。
“以前,種麥全憑經驗。現在,有了技術員的指導,小麥播種均勻、覆土嚴實,大家心里更有底了?!倍艑W建說,“玉米收完后,趁著天氣晴好,農場調來旋耕機和播種機,小麥很快就種上了?!笨粗乩镎R的播種痕跡,他對來年的豐收充滿期待。
雙線攻堅:協同發力穩供給
從搶收玉米到搶種小麥,黃泛區農場的“三秋”生產始終圍繞玉米、小麥兩大主糧展開,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全場上下的努力?!皳屖沼衩讜r,面對農機不足的問題,農場主動對接周邊農機合作社,引入跨區作業收割機?!秉S泛區農場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谷靜介紹,針對濕糧儲存難題,黃泛區農場協調銳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烘干廠擴大服務范圍,不僅處理本場玉米,還幫助周邊農戶烘干濕糧。
種麥階段,黃泛區農場同樣積極做好服務保障。為方便農戶購買優質種子,黃泛區農場聯系種子公司開通“送種到村”服務,減少農戶奔波。針對黏土地整地難的問題,黃泛區農場組建攻堅隊,配備改良型旋耕機,重點攻堅黃泛區實業集團三分廠、九分場的黏土地,確保11月中旬全面完成小麥播種任務?!坝衩资乔锛Z的‘主力’,小麥是夏糧的‘希望’,兩樣都得種好、收好,只有這樣才能守好咱農場的‘糧袋子’?!秉S泛區農場黨工委書記張曉在生產調度會上強調。
如今,穿行在黃泛區農場的田野里,昔日的玉米地已變身麥田。從“雨口奪糧”的爭分奪秒到搶時種麥的從容有序,農墾人用汗水與智慧,在這片沃土上書寫了主糧生產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