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20世紀70年代周口大地影像記

您當前的位置 :中華龍都網  >> 新聞中心     來源:周口日報 2019-08-26 09:28:06 
分享到


上世紀70年代,周口民兵進行刺殺訓練。

1975年6月,商水到周口公路兩邊的農業水利干渠。 上世紀70年代,大批上海知識青年來到周口、商水、淮陽,進行“上山下鄉”鍛煉,他們曾在商水利用干渠灌溉特點試驗種植水稻。現在,淮陽縣檔案館還存有一批知青報到的花名冊。 (圖片來源:圖書《Former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transformed》中文名《黃泛區變化》)

1975年6月,太康常營公社衛生院。 198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周口地區衛生志》記載:70年代以后,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制訂計劃,從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加強裝備公社衛生院特別是重點公社衛生院。地區規定,一般衛生院人員配備19人~25人,重點衛生院配備29人~35人,床位25張~35張。到1977年,全區已建成并裝備了公社(鎮)衛生院180個,其中重點衛生院50個。199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太康縣志》數據統計,從建國至1975年,太康陸續建設22個衛生院。常營公社衛生院成立于1958年6月。 (圖片來源:圖書《Former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transformed》中文名《黃泛區變化》)

1975年7月1日,周口大閘竣工時的盛況。照片由葛慶亞拍攝。

“75·8”大洪水西華、項城受災最為嚴重,災區的村民把牲畜趕到大堤上。(圖片來源:劉明和)

1975年6月,西華縣城唯一的一條硬化路面大街,現在的箕城路。 1975年5月,新華社一名攝影記者來到河南,從鄭州花園口到周口商水、西華、太康、扶溝、淮陽,歷時一個半月采訪拍攝黃泛區現狀。途徑地政府安排當地攝影家與其共同拍攝,周口攝影家葛慶亞、李中華、岳獻甫參與了拍攝。受政治環境影響,這批圖片推遲到1979年才集結成冊,由外文出版社分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三種語言出版。當時,外文出版社隸屬出版總署,由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出版了大量的外宣圖書贈送外國駐華領事館。 (圖片來源:圖書《Former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transformed》中文名《黃泛區變化》)

1973年,夏天的周口八一路勝利橋。 周口原八一路勝利橋于1968年11月開始修建,1969年12月投入使用,曾是周口中心城區連接沙潁河兩岸的第二大橋梁,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長183米,跨度20米,橋面寬9米。2010年7月,橋身出現險情,經市政府批準全線封閉斷行。八一路橋的封閉斷行給廣大市民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為此,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10月啟動新橋建設項目。2012年9月17日,新的八一路橋通車。(圖片來源:岳獻甫)

解放軍派出大量直升機空投救災物資。 (圖片來源:李中華)

1976年9月,全國上下沉浸在毛主席逝世的悲痛中,老人為孩子戴上白布花,對著毛主席照片說心里話。

上世紀70年代,周口民兵進行軍事訓練。

項城工人佩戴黑紗開展社會主義競賽。

毛主席追悼大會上悲痛哭泣的人們。

上世紀70年代,周口民兵進行射擊訓練。

※ 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

199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周口地區志》記載:1975年8月5日~8日,連降大雨和暴雨,上游(駐馬店遂平)水庫垮壩,洪水流入商水、項城、沈丘、西華。沙河于西華縣境張灣決口,造成特大水災,受災面積211.8萬畝,其中絕收181.25萬畝,損失糧食7.5億公斤,倒塌房屋64.5萬間,淹死133人,沖毀公路313公里,損壞輸電線路1290公里。檔案數據“全市受災人口146.4萬人,水淹村莊2747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地慰問團紛紛到周口搶險、慰問,各種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送達災區。項城《抗洪救災報》第1期刊發新聞:商丘33630部隊首先到達我縣,濟南舟橋部隊在接到抗洪命令后,24小時急行軍1600多華里,立即投入戰斗。開封、鄭州的人民空軍每天派十幾架次飛機,連續空投18天救生器材和熟食。解放軍和外地派來的醫療隊21個、醫務人員401名,為災民防病治病。

199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周口水利志》記載:建國后,周口大閘歷時十多年經過兩次修建而成。1958年,大躍進時期,以引黃為中心,以河網化為目標,以灌溉、航運、發電為目的,以賈魯河綜合治理為先導,建設沙河周口閘(老閘)。主體工程1960年由河南省水利施工總隊負責施工,1961年10月,周口樞紐節制閘主體工程基本建成,后因經費不足被迫停建。檔案資料記載:1974年3月,周口地委向河南省委報送《關于續建沙河周口閘的請示報告》,規劃攔蓄沙河、潁河、賈魯河來水,蓄水四千萬立方米,在灌溉農田三十五萬畝(灌溉范圍包括商水、西華、淮陽、項城、周口鎮)的同時,還可大量補給地下水。同月,河南省革委會計劃委員會、河南省革委會水利局給予《關于續建沙河周口閘問題的批復》,同意加固老閘擴建深孔閘。1974年9月,周口大閘續建工程開工,1975年6月底,全部竣工。故現在的周口大閘由老閘(淺孔)和新閘(深孔)組成。

1974年至1975年,新閘續建期間的檔案《沙河周口水利樞紐工程老閘修復施工方案(草案)》記錄:大閘全部修復工程共需動員民技工3萬人,其中磚石、砼等建筑安裝工程500人,土方工程25000人。商水、西華、項城、周口鎮參加施工。

(圖片來源:圖書《Former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transformed》中文名《黃泛區變化》)

※ 全民皆兵

※ 沉痛悼念毛澤東主席

建國后,為滿足全民防御戰略的需要,保證平時少養兵、戰時多出兵,1958年7月22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決議》提出:“必須積極積蓄和壯大后備力量,貫徹執行把預備役和民兵和二為一,實現全民皆兵的方針?!蓖?月,《中共中央關于民兵問題的決議》規定把民兵的年齡放寬到16歲至50歲,要求這個年齡段的男女公民,必須逐步做到人人接受軍事訓練、人人學會使用普通武器。

全民皆兵作為貫穿在毛澤東時代的一個最具中國特點的社會景觀,留下了許多值得回味的畫面。廣大農民和工人亦兵亦民、亦工亦兵,拿起鋤頭是莊稼漢,走進車間是工人,拿起槍桿就是一個兵。民兵訓練在正規軍人的指導下利用農閑時間,采取小型、就地、分散的方法進行,主要訓練課目有隊列、刺殺、步槍射擊、投手榴彈、簡易單兵戰術、站崗放哨等。

(圖片來源:岳獻甫)

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與世長辭。

廣播喇叭一直轉播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哀樂一遍遍響起,回蕩在大街小巷、城鎮鄉村,大家不約而同地佩戴黑紗,自發做白花、扎花圈、寫挽聯,商店里的白紙和黑布都賣缺了。機關單位的同志在自己布置起來的靈堂里悼念毛主席,學生每天上課之前都向毛主席默哀,工廠里掛起了“繼承毛主席遺志,抓革命、促生產”的橫幅,農民佩戴著黑紗在田野里勞動。

9月18日下午3點,毛主席追悼大會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國轉播大會實況,各地也同步召開追悼大會。項城召開的毛主席追悼大會在縣體育場舉行,會場布置得莊重肅穆,數萬人參加了追悼大會,體育場外的公路上都站滿了人。當喇叭里傳來“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開始”的聲音后,會場上頓時響起哭泣聲。實況轉播結束,長長的隊伍從毛主席畫像前緩慢走過告別。(圖片來源:岳獻甫)

[ 責任編輯:牛勇威 ]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二三四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欧美国产日本| 香港特级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www日本在线观看|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久久黄色免费网站| 欧美性天天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v片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自拍小视频|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国语4|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被弄出白浆喷水了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免费在线观看黄网| 老司机午夜性生免费福利|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五月天久久婷婷| 欧美在线视频导航|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久久男人资源站|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亚洲永久精品ww47| 激情欧美人xxxxx| 免费看的黄网站|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视色|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 国产女人的高潮大叫毛片| 四虎1515hh永久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