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昂
周口市人大代表、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天學,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經歷過“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的艱難歲月,因此,他與土地、紅薯、農民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多年來,趙天學以公司完整的產業鏈條作平臺,付出真心、注入真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幫扶模式,把“幫農解困、帶農致富、引農發展”作為回報鄉親父老、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參與精準扶貧的著力點和總抓手。
趙天學在公司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并任組長,公司各部門各車間都參與其中。在實地走訪、調研的基礎上,他與鄲城縣扶貧辦緊密結合,依靠天豫薯業的產業優勢,探索出基地拉動增收、產業帶動就業、有效精準扶貧三種幫扶模式。
在基地拉動增收方面,趙天學采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建立起自己的紅薯種植基地,交給專業合作社種植,要求合作社必須與流轉土地涉及的農戶簽訂產業拉動或土地入股協議。天豫薯業先后與24家紅薯專業合作社結成合作共同體,流轉土地3萬畝,拉動6832戶農戶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79戶。
在產業帶動就業方面,趙天學近幾年累計安排農民工1058人次到公司就業,其中在冊貧困人口68人,涉及66戶貧困戶。趙天學在保證他們正常工資的基礎上,每人每年再發放1200元現金補貼。截至目前,66戶貧困戶僅剩5戶尚未脫貧。另外,天豫薯業自營的紅薯種植基地每年都有1800多人次前來務工,絕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他們每人每年可獲得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季節性收入。
在有效精準扶貧方面,趙天學把著力點落實在“有效”兩個字上。2017年,天豫薯業投資40多萬元,免費為362戶貧困戶提供薯苗396萬株,種植紅薯1320畝。天豫薯業分別在汲冢、胡集兩個鄉(鎮)建立綠色紅薯示范種植基地,并與鄉(鎮)政府、250戶貧困戶簽訂三方協議,將國家給予貧困戶的“到戶增收”項目資金投入種植基地發展中,保證3年內給每戶帶來5500元以上的收入。同時,天豫薯業還對2000戶貧困戶進行金融扶貧,保證每戶每年最低分紅1200元。
幾年來,趙天學通過以上三種幫扶模式,拉動了3000余戶貧困戶增產增收,目前95%的貧困戶已經脫貧,剩余5%的貧困戶預計也將在今年年底脫貧。
趙天學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現在,政策紅利和市場機遇給天豫薯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為此,我們制定了新的三年發展規劃,預計新增就業崗位1600多個,拉動5000戶農戶增收。同時,天豫薯業將總結現有幫扶模式,協同相關部門,不斷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子,繼續為鄲城縣產業扶貧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