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周獻斌
“早上,為大家伙播放勁歌勁爆的廣場舞曲,老少皆宜;晚上7點,新聞聯播內容提要;晚上7點10分之后,就是群眾自選曲目;中間休息時間插播‘六個鄲城’創建成果,脫貧攻堅知識,黨建遠程教育……以群眾為中心,群眾娛樂、政策宣傳兩不誤?!?月28日晚8時30分,鄲城縣城郊鄉谷集行政村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300余名群眾跟著“大電視”播放的娛樂節目載歌載舞,其樂融融。
群眾眼中的“大電視”是鄲城縣城郊鄉貧困村文化廣場上新增的設備。有些貧困村是把鄲城縣委組織部黨建遠程教育的投影設備從村室內臨時移出來,有的則是行政村自行配備的大屏幕電視,城郊鄉黨委、鄉政府給予一個特別的名字——紅色熒屏。因為,該鄉充分融合縣委組織部黨建遠程教育內容、“六個鄲城”發展成果視頻集、“兩建三扶四評”先進事跡展、通俗易懂的脫貧攻堅政策、農業種植核心技術短視頻和時事新聞于一體,再加上選配的3000多首廣場舞曲、戲曲等娛樂節目,寓教于樂,群眾喜聞樂見。
“管理員,給俺幾個老頭老太太放一段《朝陽溝》吧?你看咱村變化真像朝陽溝一樣,到處是風景呀!”來自谷集行政村賈莊自然村60多歲村民劉士成在人群中一吆喝。坐在“紅色熒屏”一側播放設備控制臺前的管理員進行20秒的操作,名家名段《朝陽溝》之“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頓時響徹在文化廣場的上空,劉士成帶頭和大家伙一起跟著“紅色熒屏”顯示的文字,一邊跟唱一邊比劃,有模有樣。
“再給俺放一首《小蘋果》唄?俺也練練廣場舞!”一位50多歲的女士在人群中喊了一嗓子。不一會兒,節奏歡快的歌曲《小蘋果》把整個文化廣場都跟著律動,因為大人小孩都會跳,歡快的舞蹈、群眾大合唱,把熱鬧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紅色熒屏’真是發揮了大作用,平日里主要用于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關鍵時刻,村里大小事務,貫徹惠民政策,利用三五分鐘的時間,簡明扼要地在這里一講,因為群眾娛樂時的積極性非常高,所以突然‘插播’政策宣傳,比專門召集群眾大會還有效。”谷集行政村黨支部書記谷高杰說,每天都有300多名村民自發到此納涼、娛樂。
晚上9時30分,采訪結束。這里依然是歌聲嘹亮、舞步動感,群眾用自己的方式歡慶新時代的幸福生活。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