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舊立新,奮發圖強;伏羲精神,世代傳揚。
6500多年前,太昊伏羲氏都宛丘、結網罟、養犧牲、興庖廚、定姓氏、制嫁娶、畫八卦、刻書契、作甲歷、興禮樂、造干戈,以龍紀官,分理海內,肇始了華夏文明第一縷曙光,開啟了中華民族慎思、革新、篤行、發展的新紀元。十大豐功偉績,孕育了伏羲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創新力、執行力。
近年來,淮陽大力弘揚伏羲精神,凝神聚力,改革創新,砥礪前行,發展面貌日新月異。全國文明城熠熠生輝,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引領帶動,省級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特色彰顯,全省“十快”產業聚集區揚帆起航,淮陽蟬聯三年周口市科學發展觀綜合考評先進縣。
站在巨人的脊背上,卻未鑄巨人的輝煌。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水平低,在全省仍處于落后地位。
失在機遇上,習慣于等、靠、要;弱在工業上,發展后勁不足;差在項目上,大項目少;難在財政上,建設乏力;慢在作風上,效率不高。
深刻剖析,根在領導上,“三力”不強,發展步子緩。
(三)新觀點,啟迪心智;新論斷,指明方向。
“凝聚力、創新力、執行力是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是推動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的有力保證,是轉變干部作風的根本要求”。“務必提高‘三力’,形成發展共識,激發創新活力,務求工作實效,加快跨越發展”。
建設“三力”的新論斷與伏羲精神一脈相承,是伏羲精神與時俱進的現代表述,是踐行科學發展觀、“三具兩基一抓手”的周口特色,是持續探索好“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的方法論。
唯有凝聚才能合心合力、同向同行;唯有創新才能突破自己、超越別人;唯有執行才能狠抓落實、求得實效。
淮陽是伏羲精神的發祥地。固源頭,開大河,琢璞玉,唱大風,做踐行“三力”的排頭兵,淮陽責無旁貸。
(四)“天下之事,行之貴力”。
“力”者,隨物賦形,須因地制宜。
“三力”有機統一、互為一體,要掌握好力道、力量、力度,圍繞深入推進“旅游帶動、工業強縣”戰略,強化“三種意識”,提高“三種能力”,樹立“三種形象”,用好“三個法寶”,實行“四制工作法”。要結合淮陽實際,選準切入點,突出針對性。要創新載體,豐富內涵,完善制度抓紀律,選準載體抓作風,規范程序抓匯報,突出重點抓督查,創新方法抓考評,依紀依規抓獎懲,著力治理“庸懶散浮軟”,統心以聚力、創新以求變、踐行以求效,以領導方式的轉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把“三力”落實到“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的探索上。
“三力”是科學發展的保障。
按照打造華夏歷史文明重要傳承創新核心區的要求,以“一區三圣地”為目標,以“一提兩創”為抓手,強力推進國際易學研究應用中心、中部六省旅游人才培訓基地等項目,打造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鞏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創建成果,大力發展新型文化旅游產業,提升全球華人最向往的文化根親圣地內涵;年內建成太昊伏羲陵國家5A級景區、全國園林城,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產業化水平;三年內,把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按照“四集一轉”、產城融合的要求,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為抓手,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擴充總量,集群發展,壯大產業集聚區規模;提升質量,加快結構調整,加速轉型升級,五年內實現兩家企業上市。
按照“兩區一體系”的要求,實施10萬畝高標準永久性良田改造工程,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產業集群,強力推進新型農業產業化;鞏固好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畜牧養殖重點縣地位,積極爭創全省小農水重點縣;著力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新機制,大力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組織化程度。
按照“一個體系、兩個載體”的要求,強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主動融入“周淮一體化”,積極對接周口中心城區,加快老城區西遷入駐西城新區步伐,加速推進陳楚故城復建“十年行動計劃”;均衡資源配置,創新發展方式,全力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統籌城鄉發展,鞏固全國文明城創建成果,全面提升“羲皇故都、水城淮陽”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六)把“三力”落實到和諧社會建設上。
建設“三力”與構建和諧社會互融共生。
堅持每年為群眾辦理“十件實事”的機制,解難題、聚民心;堅持創新社會管理方式,以品牌促和諧,鞏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全省安全生產先進縣成果,年內建成全國餐飲服務安全示范縣。深入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居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民生工程,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生活更有尊嚴,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七)把“三力”落實到黨的建設上。
建設“三力”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內在要求。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以向彭秀英同志學習活動為契機,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建設,堅定理想信念,強化黨性鍛煉,弘揚傳統美德,踐行道德規范;發揚“三平”精神,志存高遠,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立足崗位,勇于擔當,忠誠履職,創先爭優。
科學發展無止境,建設“三力”無窮期。
歷史締造“三力”,人民期盼“三力”,時代選擇“三力”。
建設“三力”,春潮涌動。加速推進“富民強市”、有力支撐中原崛起的壯美畫卷已漸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