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韋偉 通訊員 肖飛 東鋒) 5月,陽光一天比一天火辣,小麥正是灌漿的時候。今年風調雨順,又是一個豐收年份,許多農民正靜等麥收季節的到來。同大多數農民群眾不同的是,沈丘縣東城辦事處的群眾早已忙得不亦樂乎。“大于樓的西瓜上市了。”“李安莊的黃瓜等蔬菜擺上了超市的柜臺。”“ 闕莊村的櫻桃、草莓成了市民爭搶的水果。”……
近年來,東城辦事處針對轄區人多地少、可耕地緊張的劣勢,發揮緊鄰沈丘縣城的優勢,引導當地群眾緊盯市場需求,進行特色種植、專業種植,采取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種植養殖模式,探索出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途徑,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轄區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好。
溫棚種植反季節果蔬,農民群眾以“巧”致富。為了保證農民群眾種出的果蔬有市場、有利潤,東城辦事處積極組織農技服務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種植戶培訓傳授反季節蔬菜種植技術,將種植技術讀本發到農戶手中。通過近年來的引導和扶持,東城辦事處反季節果蔬種植已經成為農業經濟的一大亮點。截至目前,大于樓居委會利用大棚溫室技術種植西瓜80多畝,種植甘蔗60余畝;闕莊居委會利用地理優勢發展草莓種植,面積50余畝;李安莊居委會反季節蔬菜種植400余畝。
時令果品早上市,農民群眾以“早”掙錢。根據市場消費需求,東城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人員積極引導群眾巧打時間差,通過溫室大棚技術將種植作物的成熟期提前,既滿足市場需求,又能為農戶帶來更高的收益。如今,闕莊村的草莓,李安莊的黃瓜、西葫蘆、西紅柿一經上市便被搶購一空,廣大種植戶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特色養殖辟蹊徑,農民群眾以“特”發家。特色養殖是東城辦事處農業發展的又一亮點,他們通過為養殖戶合理規劃養殖基地,積極協調銀行為養殖基地爭取貸款,大力支持特色養殖。目前李安莊的蛋鴿養殖已經形成規模,所產鴿蛋通過網絡,遠銷國內各大城市。槐山羊養殖也是東城辦事處養殖業的一大特色,目前,東城辦轄區內規模以上槐山羊養殖基地6個,槐山羊存欄量近萬只,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傳統農業靠合同,農民群眾以“訂”保豐收。近年來,東城辦事處堅持農業生產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訂單農業的發展,訂單農業面積不斷擴大。通過與當地雪榮面粉廠等糧食收購企業積極洽談,在小麥播種期就和農戶簽訂收購合同,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第二年的小麥,解決小麥銷售難題。他們還與安徽亳州等地的藥材企業簽訂收購合同,積極引導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
“眼盯市場,以‘特’引路,東城辦事處將在產業結構調整的路上不斷探索創新,切實幫助群眾增收增產!”東城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陳強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