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吳繼峰) 5月18日下午,河南衛視《聚焦中原》欄目播發《“一帶一路”看河南(周口篇):啟航通江達海夢》報道,詳細報道了我市依托內河航運優勢,找準自身定位,抓住難得機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帶動經濟全面轉型升級的經驗做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在報道中接受媒體采訪。
報道中介紹,國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發布之后,省委九屆八次全會通過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及時提出要全面融入、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省委書記郭庚茂對河南如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要求是重在實干。無論是不是節點城市,都要依托自身優勢順勢而為,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河南各地正在積極融入。作為全省內河航運唯一實現通江達海的周口市,找準自身定位,抓住難得機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經濟走廊。
報道中說,周口境內河流眾多、縱橫交織,擁有沙潁河、渦河、賈魯河、汾泉河等具備航運開發條件的河流,總里程近450公里,是國家規劃水運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沙潁河周口至豫皖省界89公里航道常年通航,為五級航道。船泊從周口港出發,經安徽入淮河,經洪澤湖、京杭大運河進入長江。按照周口港總體發展規劃,周口港分為中心港區和項城、沈丘、淮陽、西華、商水、扶溝、太康等8個港區,全市擁有港航企業15家,船泊駕駛與維修從業人員約2萬人,船泊1429艘,載重噸近90萬噸。2014年,周口港口吞吐量達647萬噸,航運企業完成貨運量2300萬噸。
報道介紹,周口地處河南省東南部,有著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在中原崛起的版圖中,我省迫切需要連接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打造河南內河航運樞紐。沙潁河復航了,周口的黃金水道復活了,這條周口人民的母親河,連接的是歷史,開創的是未來,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周口人民夢寐以求的航運夢。不沿江、不靠海,作為內陸省份的河南靠內河航運實現了通江達海夢。河南周口沙潁河上,滿載糧食、沙石、煤炭的船只川流不息,不少千噸級的船泊在港口停靠。與此同時,渦河、沙潁河周口至漯河段的航道疏浚及碼頭建設正在緊張施工。如今,全年通航的沙潁河已成為連接內陸和沿海經濟的一條大動脈。
徐光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周口三河交匯、因港而生,可以說港口興則周口興。沙潁河穿境而過,橫貫東西,是周口銜接“一帶一路”的黃金通道,也是我們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合作的有效載體。國務院提出要加快沙潁河等重點航運工程的開發,省政府也明確提出要將周口港建設成為區域性重要港口,與鄭州航空港有效連接,發展航運可以說正當其時。按照省委發揮自身優勢、融入“一帶一路”要求,我們著力打造區位交通優勢,明確了“東拓西連、建港促融”的發展思路,向東拓寬提升沙潁河下游航道,打通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向西實施沙潁河上游航運開發,促進賈魯河通航,銜接鄭州航空港和鄭歐班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填補了中原經濟區內河航運交通的空白,實現了周口與國家“一帶一路”的深度融合。
在對周口內河航運發展前景進行展望時,報道介紹,正如鹿特丹港興盛了荷蘭,紐約港興盛了美國,內河航運也曾經帶來周家口往昔的繁盛。今天,新的沙潁河航運正逐漸催生著周口新的輝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可以預見,未來的周口將再次上演舟楫潮涌、商賈云集的歷史盛況,而現代企業的大船將揚帆千里,把周口人復興航運的新故事,通過“一帶一路”向海內外傳遞。
市交通運輸局、市委宣傳部、沈丘縣、項城市及周口港、項城港、周口博物館等有關方面負責同志接受采訪,介紹了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