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政黨的精神旗幟。審視走過的發展道路,我們會發現,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的熱切愿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我市文化改革發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富民強市新跨越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市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加強和改進文化建設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黨員、教育群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堅持正確導向,輿論引導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效明顯,城鄉居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群眾文化進一步繁榮。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功能進一步完善。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文化繁榮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明顯增強。全市文化改革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為加快文化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市文化建設在取得較大成績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地方和單位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沒有擺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抓文化建設的熱情不高、方法不多、力度不夠;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文化建設的投入不足,文化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充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文化產業實力不強,發展水平較低。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必須抓緊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
加快我市文化改革發展,努力實現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強市跨越,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是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是實現富民強市新跨越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加快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緊緊抓住中央、省委加快文化建設的決定為文化建設新跨越提供的難得發展機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周口文化改革發展,為我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和良好文化條件。
(上接第一版)向彭秀英同志學習,學習她勤勞樸實、毫無私心的“三平”精神;學習她舍己救人、不怕犧牲的共產黨員精神;學習她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母愛精神。要以彭秀英同志的英雄事跡進一步感染和帶動全市人民,促進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要以彭秀英同志為榜樣,甘于奉獻,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議強調,要迅速掀起向彭秀英同志學習的高潮。學習彭秀英同志貴在行動,重在實效。要把開展向彭秀英同志學習活動與做好各項工作、完成當前任務緊密結合起來,求真務實,真抓實干,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干部群眾拼搏創業、銳意創新、創先爭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扎實有效地推進各項各項工作,繼續保持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勢頭。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彭秀英同志的先進事跡,激發和保持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干勁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全市進一步形成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