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喬葉《寶水》有感
◇趙娜
當代文學畫卷中,喬葉的小說《寶水》猶如一股清新的山泉,細膩描繪了新時代的山鄉巨變。這部榮獲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力作,以溫軟樸素的筆調,通過歸鄉者所見所感,娓娓道出了鄉村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這部作品里,喬葉用打動人心的筆觸,為讀者描繪了一個名為寶水的世外桃源,那里有著靜謐的山水、淳樸的民風,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初讀《寶水》,我被小說獨特的敘事風格所吸引。喬葉以第一人稱展開敘述,將自己化身為“我”,與讀者一同走進寶水,感受那里的風土人情。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寶水有了更加真實、深入的了解。
《寶水》以四季分章,春夏秋冬各有特點。這樣的布局使得小說如同長卷一般,細致地描繪了鄉村生活的各個方面。小說不僅展示了山村四季景物的繽紛絢爛,還精細入微地描繪了節氣背后的鄉土風俗文化,讓人仿佛看到一幅新時代鄉村建設的美麗圖景。隨著文旅產業的發展,寶水村經歷了傳統生活方式的嬗變,這些變化被作者真實而生動地呈現出來。作品以其溫軟樸素的筆調,成功將讀者帶入這個名為寶水的村子。寶水村既保留了傳統的鄉村文化習俗,也融入了現代元素的發展理念。這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不僅為鄉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反映出如何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更好迎接和適應現代社會的挑戰。可以說,喬葉的《寶水》不僅是一部有關鄉村振興的小說,也是對于中國鄉村現代化進程的深刻思考和文學表達。
“青山綠水繞村邊,筆墨輕描入畫篇。”小說中,作者喬葉通過細致而生動的描寫,讓讀者仿佛置身于寶水村。無論是青石板鋪就的小徑,還是裊裊升起的炊煙;無論是村民樸實的生活,還是他們之間微妙的情感糾葛,都通過作者的筆觸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這種真實的描繪,使得寶水村在讀者心中充滿生機與活力。
在書中,喬葉對寶水村的自然風光進行了細致的描繪。清澈見底的溪流、蒼翠欲滴的山巒、郁郁蔥蔥的竹林……這些景物仿佛就在讀者眼前,使人感受到寶水的清新與寧靜。水作為生命源泉,柔軟與堅硬、溫暖與寒冷,象征著自然的力量和變化,啟示我們應該學會從自然中汲取力量,學會適應和變通。生活的“活”字是“水”字旁,這個“水”來自鄉村。作者喬葉在整部作品中多次提到水,細致入微的描述不僅展現了水的多面性,也寓意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同時,作者在文章中巧妙融入了寶水村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領略到寶水村的獨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寶水》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刻內涵的哲學作品。喬葉通過書中的人物和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寶水村村民的精神世界。他們勤勞善良、純樸厚道,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敬畏。小說同時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系。小說告訴讀者,人類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同時,也應該關注社會、關愛他人、珍視自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主人公地青萍。她是一位因受失眠困擾而選擇提前退休的中年女性,之后來到了寧靜的寶水村。在這里,她不僅協助朋友打理民宿,還積極投身村莊的各類事務。除了地青萍,書中還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的人物,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命運與性格,共同織就了一幅當下中國鄉村的生動畫卷。九奶的慈祥與智慧、老原的堅毅與深沉、鄉建專家孟胡子的專業與熱情、婦女主任秀梅的干練與負責、團委書記小曹的活力與進取、會計張有富的精明與務實,還有做豆腐的豆哥豆嫂的勤勞與樸實、賴在九奶家的老安夫婦的憨厚與依賴……這些人物性格特點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他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表現出鄉村生活的豐富多彩。
在寶水村這個小小舞臺之上,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夢想。他們的故事不僅反映了鄉村生活的日常,更深切反映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沖突與融合。通過這些人物的喜怒哀樂,我們看到了鄉村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變遷與挑戰,也看到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這部小說以細膩筆觸和深刻洞察,為讀者打開了一扇獨特的窗戶,透過它,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觀察和理解當代中國鄉村的多元面貌。
通過利用空閑時間反復翻閱《寶水》,我被作者深切的生活體驗所打動。生活確如創作的“寶水”,源源不斷滋養著作品中每一個字句。正是對鄉土生活的深入體察,使得《寶水》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幅生動的鄉村畫卷,讓人在閱讀中仿佛能聞到田間泥土的芬芳,聽到村頭老柳樹下的閑談。“寫作不應僅憑過去的印象,而應深入時代脈搏,緊貼生活的真實。”喬葉正是這樣做的,她用《寶水》告訴我們——文學的力量在于它能穿梭于變化的時代,捕捉那些最動人的瞬間。
“田園入夢思無垠,細品《寶水》心自明。”閱讀《寶水》,對讀者來說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也是對新時代鄉村的一次深刻洞察,讓讀者仿佛踏上了心靈的歸鄉之路。通過喬葉的文字,讀者能深切感受到中國鄉村在新時代中的蛻變,也看到了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堅韌與執著。這部作品,無疑是近年來鄉村題材文學創作中的一朵瑰麗奇葩,值得每一位讀者深入體會、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