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充電功率600千瓦,充電“1秒1公里”
昨日,記者從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原高速)了解到,2025年春節前河南高速公路將新增792個充電車位,其中198個超級充電車位(簡稱超充車位)也將建成投用。超充車位單樁最大充電功率600千瓦,實現充電“1秒1公里”,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間將大幅縮短,緩解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
河南力爭5年內 打造高速“超充時代”
據公安部消息,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72萬輛,占汽車總量的7.18%。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813.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3.35%。截至2023年年底,河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40.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11.6萬輛。
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已逐步成為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伴隨而來的充電問題成為車主關注的問題,特別是遠距離出行。
據河南省交通運輸廳消息,我省高速公路“補能”網絡持續加密,在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的基礎上,重點加密連霍、京港澳、大廣等高速公路充電繁忙服務區充電樁建設。
記者從中原高速了解到,為打好“經營增效、管理提質、資本提升”三場攻堅戰,優化產業結構,2023年12月,中原高速與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及河南交投服務區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河南交投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新能源公司),新能源公司首期注冊資本金為2.8億元,中原高速持股30%。
新能源公司充分發揮“高速公路+新能源”產業板塊的專業投資運營管理主平臺優勢,并啟動實施新能源建設“百千萬”工程,力爭5年內建成投運綠色零碳服務區100對以上、新增光伏裝機容量1000兆瓦以上、充電車位1萬個以上,打造高速“超充時代”。
截至目前,在京港澳、連霍2條繁忙高速的10對服務區內成功投入運營20座超級充電站。
2025年春節前198個“超充”車位建成投用
“超充車位單樁最大充電功率600千瓦,實現充電‘1秒1公里’,從根本上化解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中原高速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給高速公路出行者帶來更好的體驗,緩解國道主干線新能源車充電壓力,2014年河南交投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在所轄的京港澳、連霍、大廣、滬陜等高速公路服務新建1184個充電車位,其中392個已投入使用,在建的792個將在2025年春節前建成投用。
記者注意到,其中198個超充車位也將在春節前建成投用。據河南交投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目前高速服務區的快速充電車位的最大充電功率為180千瓦,一般車輛需要1小時到2小時補充若干或充滿電量。超充車位可以提供的功率更高,例如最大可實現600千瓦超大功率充電,相較于市面常見的60千瓦快充樁,充電時間縮短近90%,充電10多分鐘基本可為車輛提供約400公里續航。
兩者收費有沒有差別?據介紹,同一服務區“超充”與快充的電費、服務費單價不變,只是充電功率不同,充電時間大幅縮短。具體情況以每個服務區實際為準。
多地出招化解電車高速“續航”焦慮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1月到11月,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過汽車總銷量的40%;新能源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同時,充電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充電樁1235.2萬臺,同比增長50%;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樁3.31萬臺。
記者注意到,多地出招化解電車高速“續航”焦慮。比如相關行業也在積極探索移動充電等靈活全新補能方式。近年來,上海、武漢、長沙等地的高速服務區陸續出現移動充電機器人的身影。例如,今年國慶假期,電力部門在G60滬昆高速楓涇服務區、G40滬陜高速長興島服務區等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內投用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等設備,進一步緩解充電高峰期排隊情況。
江蘇電力部門已探索與新能源消納相結合的充電服務模式,在各大高速服務區,引導新能源車充綠色電,成本更低的同時更綠色低碳。為應對可預見的春節長假全線出行熱,還將配備更多移動充電車、移動充電樁,開展應急充電服務。
在國家層面,今年2月,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2024年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廣州、深圳、北京等地都已出臺“超充”規劃。
與此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積極研發超快充技術并陸續推出相關產品,為公路沿線超充網絡建設提供綠色動力。
高速服務區使用充電樁注意事項
臨近春節,長途出行增多,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注意預留電量,不要等到車輛電量完全耗盡再去尋找充電樁。充電前,檢查充電樁狀態,確認充電樁外觀無損壞、指示燈正常;檢查充電電纜和插頭是否完好無損,沒有破損、裸露等情況;使用前可以通過查看充電樁的LED指示燈或相關手機應用程序確認其工作狀態。
充電時要先熄火,后插槍,掃碼預付成功后才可啟動充電。如果提前結束充電,拔槍前要先掃碼停止充電,訂單結算后才能拔槍。(據《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