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紀實
通訊員 魏樹林 劉海濤 文/圖
從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出門左轉,向東走大約3公里,就到了黃泛區尹坡村尹坡小學。
從2007年5月份開始,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志愿者踏上了這條路。這么多年過去了,這條路上的愛心故事一直延續著。
2007年,社會各界掀起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托起明天的太陽”活動熱潮。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團委經過仔細篩選,決定把留守兒童較多的尹坡小學定為結對幫扶對象。該公司10余名志愿者帶著學習用品來到尹坡小學,將該校少先隊大隊部作為親情港灣,為留守兒童搭建一個溫暖的“家”。
“第一批結對幫扶的10余名留守兒童性格都較為孤僻、膽怯,他們的父母均外出打工了。收到學習用品后,他們才開始變得活潑起來,到底是小孩子啊!”回憶起初次接觸這些孩子的情景,該公司志愿者李冬感慨地說。
爭當“知心媽媽”
為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團委決定在志愿者中招募“知心媽媽”,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幫扶。此消息一經傳出,該公司的女職工爭相報名。
“知心媽媽”原則上只在青年志愿者中招募,當時已年過四十的張愛民卻積極報名,并主動與尹坡小學六年級學生曉琳結為幫扶對子。曉琳的父母均在外打工,她平時與其姥姥生活在一起。張愛民通過與曉琳交談得知,她還有個同班的姐姐,因班里留守兒童太多,沒被老師挑選上。張愛民決定同時與這對姐妹結為幫扶對子,當她們的“知心媽媽”。
在該公司志愿者中,有一位尚在實習期的年輕女孩張君。張君聽說要招募 “知心媽媽”的消息后,積極報名,與留守女童慧慧結為幫扶對子。從此以后,張君這個在父母眼中還需要關心的大孩子,卻為別人撐起了一片藍天。
我們是“愛心叔叔”
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的女志愿者成為“知心媽媽”后,男志愿者也不甘落后,紛紛爭當“愛心叔叔”。
2012年6月份的一天,酷熱難耐,得知尹坡小學為該校五年級學生購買的電風扇還未安裝,該公司的男志愿者坐不住了。當日下午,4名男志愿者早早地來到尹坡小學,為學生安裝電風扇。為了將電風扇固定在房梁上,志愿者呂新國踩著梯子、貓著腰,耗費1個多小時,才把電風扇安裝好。安裝好電風扇后,滿臉汗水和灰塵的呂新國想到學生們可以在涼爽的環境下學習,開心地笑了起來。
黃泛區農場以種糧為主,每年“三夏”“三秋”期間,家長農活多,孩子們的安全問題成了他們的心病。該公司志愿者集思廣益,開展“安全用電進校園”活動。近年來,他們多次帶著特制的電力知識展板來到尹坡小學,為孩子們講解安全用電知識。
每年寒暑假結束前夕,該公司志愿者都會提前來到尹坡小學打掃衛生,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孩子們有時好奇地問該怎么稱呼他們,他們笑著說:“你們可以叫我們‘愛心叔叔’!”
結對背后的故事
每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志愿者都會為孩子們準備禮物、舉辦聯歡會。
2008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該公司志愿者常寶和劉燕將兩份禮物送到了麗麗跟前。麗麗是個雙手有殘疾的棄嬰,被養父母收養后,她很認真地學習。看到麗麗的作業本上秀氣的字跡,常寶和劉燕被深深地感動了。于是,每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他們都給麗麗帶去禮物。
2008年5月份,該公司志愿者張俊與一個名叫苗苗的8歲女童結為幫扶對子。巧的是,張俊家也有一個8歲的女兒。當女兒聽說媽媽的結對幫扶對象是一個比自己小2個月的妹妹時,高興得不得了。當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張俊聽說苗苗喜愛繪畫,專門與女兒一起,為苗苗準備了彩筆和畫本。收到禮物的苗苗興奮不已,拿起畫筆當場就畫起畫來,邊畫邊說:“這是我姐姐,這是張媽媽……”
八方“飛”來感謝信
2018年5月份的一天,一場溫馨的錦旗贈送儀式在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會議室舉行。“作為尹坡小學的學生,我們覺得特別幸福,因為我們不僅有家長和老師的關心,還有一群可敬可愛的叔叔阿姨愛護著我們。”“等我們長大了,要努力做對社會有益的人,就像你們一樣,為國家作貢獻!”當尹坡小學校長把一面寫有“關愛留守兒童,傳遞社會溫暖”字樣的錦旗交到該公司負責人手中后,隨行的兩位小學生鄭重地朗讀了感謝信,贏得了在場人員的陣陣掌聲。
2022年,在母親節前夕,一封信件郵寄到了該公司志愿者李冬手中。信件來自上海,郵寄者名叫欣欣,是曾經和李冬結對的小姑娘。如今的欣欣已研究生畢業,正式入職上海某家公司。欣欣在信中表達了對李冬的感激之情,期待李冬有空去上海找她玩。
“親愛的叔叔,新年好!我是您曾經的幫扶對象皮皮,現在我已經參加工作了,兒時你們對我的關愛至今仍溫暖著我、激勵著我。今后,我將盡我所能,播種愛、傳遞愛……” 2024年春節,該公司志愿者王雪峰收到他曾經幫扶過的一個男孩發來的祝福短信。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該公司志愿者每年都能收到從祖國四面八方“飛”來的感謝信,郵寄者都是他們曾經關愛過的留守兒童。
2024年“七一”建黨節,該公司總經理童之潔驕傲地說:“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們又結對幫扶了6個孩子。今后無論時光如何變遷,無論公司的隊伍如何變化,我們與尹坡小學的結對幫扶故事將一直書寫下去。”
據統計,從2007年至今,該公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近百次,幫扶留守兒童944人,惠及留守兒童2000余人,先后有100余名留守兒童考上大學,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該公司團委獲得共青團周口市委命名的“優秀青年志愿者服務站”榮譽稱號。(文中留守兒童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