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3日
第05版:文化周口·連載 PDF版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傳承優秀文化,解讀歷史經典,開啟智慧之光。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宋代林逋在《省心錄》中說:“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這句話的意思顯而易見,是在勸誡我們要學會選擇,敢于取舍,要懂得知足、節制、知止,有所為,有所不為。類似的勸誡還有很多,比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老子是怎么說的。

原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道家的思想,常教人“持守空虛”“戒盈戒滿”,在之前的章節中,我們已經學習了老子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少則多,多則惑”“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知止可以不殆”“知足者富”等思想主張,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處于富貴極盛之時,不可驕傲自滿,對于個人內在的需求要有所節制,摒棄過度的物質欲望。

這一章可以說是老子“反者道之動”這種思維方式的進一步延續和例證,再次討論如何看待人生追求的問題,告誡世人“甚愛”“多藏”,都是人生處世的大忌,要知足知止,才能免于盈滿之咎。

在本章開篇,老子一連串用了3個反問句,向世人發出提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其實這3個問題本身就是答案,老子用反問的語氣,只不過是加深程度,進一步強調而已。那么,面對老子的提問,我們是不是需要靜靜沉思這3個問題:名譽與生命,哪一個更親切?生命與財產,哪一個更貴重?獲得與喪失,哪一樣更有害?毫無疑問,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平日里我們常說,“名利都是過眼煙云,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錢財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3句俗語就是對老子提出的這3句反問做出的最好回答。其實,人生就是一個舍與得的過程,我們常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選擇適當的放棄,才能更好地得到。而得到和失去是可以互為轉化的,得到的背后一定隱藏著某種失去,而失去會換來另外一種新的獲得和擁有。取舍是對生活的敬畏,每一次明智的取舍都是對生活的珍視,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負責。所以,生活中不管是功過成敗還是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取舍的結果。這個世界屬于自己的東西終究有限,只有放棄繁星,才能收獲黎明,在取與舍的智慧博弈之間,才是我們坦蕩的人生。

老子接下來說的這幾句話,意義就更深刻了,“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意思是過度喜愛必然會過度耗損,聚斂得越多下場可能會越悲慘。知道滿足,就不會有屈辱,知道停止,就不會陷入困境。如能這樣,就可以始終處于安全之地。雖然老子的思想很深奧,但這些話老子說得是那么現實、那么直白、那么實實在在。事物總是相伴相生、相輔相成的,其中,“甚愛必大費”就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這里,我們不妨把“甚愛”傾向于情感之愛去理解,愛得太過必然會造成極大的耗費,這種耗費不僅有物質上的耗費,還會有精神上的耗費,不然“甚愛”如何體現?但是,大家反過來細想,這種甚愛何嘗不是一種苦楚呢?世間最美好的愛情,莫過于在生命中遇見最契合的心靈伴侶,彼此珍惜,相互加持。若愛而不得,把這份真摯情意化成一束光,照進彼此的生命里,成為足以溫暖一生的回憶,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得呢?所以,老子勸誡世人,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物,甚至是個人喜好,都不可以偏執于所愛,凡事知足知止才最安穩、最保險。“多藏必厚亡”,對于這句話的理解,我們不妨拿歷史上最有名的貪官和珅來舉例說明。和珅,他管事之廣、權勢之大,為清朝罕見。就在他不斷攫取權力的過程中,他的欲念也逐漸膨脹起來,貪欲之大、斂財之多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最后在查抄和府時,發現他聚斂的錢財比國庫還多,所以,在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而他自己最終落了個被處死的下場。可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句話,是老子處世觀的高度濃縮和最為確切的表達。

老子生活的時代,群雄爭霸,戰亂不已,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最基本的生存都難以保障。老子在這種情況下談知足知止、節儉節制,很明顯是說給統治者聽的。老子對他們的勸告應該說是懇切的、有益的,尤其是“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應該是歷史之鑒、經驗之談。雖然這些諄諄告誡已經過去了2500多年,雖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時至今日,依舊發人深省。每個人都有欲望,而“得隴望蜀”又是普通人的心理常態,人們之所以不容易做到“知足”“知止”,說到底還是因為一個“利”字的誘惑,對權力、財富、地位的迷戀和貪婪。若被這些聲色名利堵住心智、蒙蔽住雙眼,那么,兇險和災禍一定不會缺席。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一切事物都處于循環往復的運動中,天地之間是有一個平衡狀態的,有得必有失、有益必有損,人生中無論什么樣的得失,最終都會回到一個平衡狀態。沒有什么得失是值得一提的,不管是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結果,還是破罐子破摔不在乎任何后果,都是不可取的。老子認為,對待人生取舍、對待得失最理想的心態就是知足,最高明的智慧就是知止,所以,易知足,敢知止,這個道德命題里暗藏著一種急流勇退的大智慧,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實踐。除此之外,老子在本章開篇提到的這種“愛身”說法實際是貴身的思想,它不是目光短淺,更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讓我們更多地關注生命價值,是對自我內在生命的深刻洞察和覺醒,是對人生使命的把握與認知。

知足向來是道德修養的重要準則,但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不知足有時又是促成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魯迅先生曾說:“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曾說:“有了一些小成績就不求上進,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個階梯固然很好,只要還有力氣,那就意味著要再前進一步。”所以,有時候不知足并不完全是負面的含義,知足和前進不全是對立的關系,如果一知足就代表停滯不前,一進步就是貪得無厭,那就是搞錯了知足與進步的關系。知足是對自己生活、生命的珍惜,進步是自我的不斷突破和精進。當然,不管是知足還是前進,都要注意尺度,凡事一旦過度了就容易走向反面。

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什么應該堅持,哪些需要堅決放棄,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為有不為,是君子的修養,拿捏好分寸,是智者的從容。生活有所節制,做事注意尺度,這簡單又不失深刻的道理,是我們每個人行穩致遠、長久發展的人生指南。

(記者 黃佳 整理)

2024-01-23 2 2 周口晚報 content_224839.html 1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 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武则天一边上朝一边做h| 午夜久久久久久|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日本高清视频网址|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1分29|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激情内射人妻1区2区3区| 免费高清理伦片在线观看| 色噜噜的亚洲男人的天堂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中文字幕网|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三级|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www.亚洲日本|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女人和男人做爽爽爽免费| 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拍拍拍无档又黄又爽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美女性生活视频|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富婆|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美女bbbb精品视频| 国产清纯白嫩初高生在线观看性色 |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