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第01版:要聞 PDF版

“兩抓兩帶”蹚新路 農業強市顯“鄲”當(聚焦·來自農業強市建設一線的報道)

□記者 徐松

盛夏的豫東平原,熱浪裹挾著蓬勃生機。

坑塘改造成養魚場魚兒歡躍,青年鴨產業園激活鏈式產業,章太兵“活珠子”香飄四海,巧媳婦柳編工藝品走出國門,數字蔬菜產業園成為時代標桿……近年來,鄲城縣錨定率先建成農業強市“3個5”工作目標,聚焦“7個標準、1個基本模式”,緊盯農民增收這個根本,堅持規劃引領、創新賦能,把水產養殖產業園、青年鴨產業園、種雞孵化產業園、柳編工藝產業園、數字蔬菜產業園五大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創新推行抓兩頭帶中間、抓重點帶全面“兩抓兩帶”工作法,推動農業特色產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蹚出一條聯農帶農的振興新路。

水產養殖產業園——

廢坑塘成為“聚寶盆”

“基地內共有18個標苗循環桶、30個魚苗孵化桶,全年可產魚苗6000萬尾。”7月8日,寧平鎮康全生態水產養殖基地千畝魚塘波光瀲滟,基地負責人謝偉說,“這幾個大魚池原來都是廢棄坑塘,現在可是我們的‘聚寶盆’。我們與南方錯峰養殖,不僅能滿足本地市場需求,而且價格實惠。”

康全生態水產養殖基地是鄲城縣水產養殖產業園的典型代表和龍頭企業之一。該縣聚焦全域發展,城郊鄉的建全水產、汲冢鎮的丹湖水產、巴集鄉段寨村的“數字家庭漁場”等迅速崛起,全縣發展水產養殖1.7萬余畝,年產值7億元以上,帶動870余戶群眾發展水產養殖,戶年均增收15萬元左右。“數字家庭漁場”已在巴集等6個鄉鎮推廣,企業負責統一提供生產資料和技術支持,農戶負責日常管理,村集體負責日常監管,正常年份成品魚由企業按照市場價進行回收,特殊年份按照保護價進行回收,利潤按照農戶、村集體、企業6∶3∶1進行分配,帶動200余戶農戶增收,戶均年增收1.26萬元。

青年鴨產業園——

激活鏈式產業

“我在這承包了5個棚,每棚每年凈利潤5萬至7萬元。”鄲城縣南豐鎮青年鴨產業園養殖戶朱雪峰告訴記者,產出的鴨蛋首先經過自動化沖洗、篩選,然后被制成咸鴨蛋、皮蛋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小鴨蛋”闖出了大市場。

以南豐鎮為龍頭的鄲城縣青年鴨產業園已經帶動12個鄉鎮推進青年鴨產業發展,逐步形成集鴨苗繁育、青年鴨養殖、鴨蛋深加工、飼料生產、電商銷售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年產值約3億元,利潤3000萬元左右,帶動110余戶群眾養殖青年鴨,每戶年均增收18萬元左右。

同時,該縣動員各鄉鎮堅持因地制宜,探索袖珍棚養殖模式,投入銜接資金50萬元,利用村莊綜合整治整理出的土地,在張完鄉李小集村試點建設1座大型養殖棚、13座袖珍棚,帶動10戶群眾養殖青年鴨1.3萬余只,年增收50萬元以上。

種雞孵化產業園——

“活珠子”香飄全國

雞蛋在特定恒溫環境下孵化約16天,此時小雞的頭、翅膀、腳開始發育但尚未完全成形,這種亦雞亦蛋的孵化物在透視狀態下形如活動的珍珠,故稱“活珠子”。

20多年前,汲水鎮草章寺村的章太兵和妻子劉小忍一直從事小雞孵化生意。后來,他們將雞蛋在38.6℃的恒溫環境中孵化16天,制成口味更佳的“活珠子”。就這樣,夫妻倆從小商販發展為現代化企業經營者。

“從雞舍里的自動化撿蛋機到孵化間的自動化控溫,全流程實現智能化,每天能孵化10萬枚‘活珠子’。”2015年,章太兵的兒子章新建和兒媳馬丹丹、女兒章迎迎和女婿王悅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成立了新鑫種雞養殖有限公司,設立了孵化基地。如今接任總經理的馬丹丹,逐步將銷售市場拓展至全國各地。

在種雞孵化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下,該縣養殖種雞110余萬只,年產值約2.4億元,利潤2600萬元左右,并通過品牌推廣、直播帶貨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形成集蛋雞養殖、種蛋孵化、“活珠子”生產、電商銷售、有機肥加工、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模式,著力打造全省最大的“活珠子”生產基地,帶動就業230余人,年均增收4.5萬元左右。

柳編工藝產業園——

“土產品”變身“洋產業”

“這些精致的桌椅板凳、工藝擺件、寵物用品等300多種藝術作品,都是用一根根簸箕柳條編織而成的,我們的產品遠銷歐洲等地。”劉二霞是河南坤德工藝品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她心靈手巧、身殘志堅,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成立公司、租賃倉庫、創建基地,把鄲城田間地頭的“土產品”經過巧妙工藝,變成了能賺外匯的“洋產業”。

多年來,在坤德工藝的引領下,該縣發展種植促進村集體增收,帶動65個行政村利用小片荒地、河灘地、溝渠等種植紅芽簸箕柳1萬余畝,每畝年收入3000元左右,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00萬元左右。

特別是通過柳編加工促進群眾增收,采取“公司+農戶”計件核算模式,帶動3300名群眾從事簸箕柳條等手工藝品編織,人均年增收4萬元以上。

數字蔬菜產業園——

種菜用上高科技

小暑節氣,熱浪蒸騰。汲冢鎮黃竹園村數字蔬菜農場智能溫室大棚內的黃瓜、小番茄等青翠欲滴,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環境參數,智能調控溫濕度與營養液配比,空中升降設備種出“空中蔬菜”,科技氣息撲面而來。

“我們的技術全國領先,這里的小番茄糖度提升了20%,產量也大幅增加30%至50%。”數字蔬菜農場技術員張文飛說。

像這樣的數字化種植農場在鄲城縣遍地開花。目前,該縣已建成標準化園區14個、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619座,引導群眾租賃大棚發展蔬菜種植,棚均年利潤8萬元左右。通過科技賦能,實施智能化水肥一體、環境智能調控、病蟲害智能防治、產品智能溯源四項建設,推動農業向更智能、更高效發展。

在鄲城縣“兩抓兩帶”工作法的創新引領下,五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已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不僅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更打造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鄲城樣板”。展望未來,鄲城將繼續深化“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專家+農戶”五方合作機制,強化鄉土人才培育,讓更多“土專家”“田秀才”在田野上書寫新篇章,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鄲城智慧與力量。②11

2025-07-09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77583.html 1 “兩抓兩帶”蹚新路 農業強市顯“鄲”當(聚焦·來自農業強市建設一線的報道)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tube欧美巨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蜜柚最新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肉体狂欢大派对 |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chinese猛攻打桩机体育生 | 日本中文字幕黑人借宿影片|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男女下面日出水来|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26uuu另类亚洲欧美日本| 女人16一毛片| 三级黄色录像片| 日批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欧美另类xxx|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被夫上司强迫的女人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澳门皇冠8x8华人永久免费| 免费黄在线观看| 美女被无套进入|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导航|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人员|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mv| ww视频在线观看| 性欧美videofree另类超大|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日韩午夜电影网|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V国产V亚洲V日韩九九|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