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楠
“讓孩子多讀書”是一個被反復提及卻始終熱度不減的話題。對學生而言,這始終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課題。暑假來臨,長達兩個月的假期不僅是學生放松身心的黃金時段,更是培養閱讀習慣的絕佳契機。
當前青少年閱讀現狀不容樂觀。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我國0至17周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1.65本,每天閱讀紙質圖書36.3分鐘,閱讀時長有待提升,紙質閱讀習慣需要持續培養。當下手機等電子設備占用了學生大量課余時間,深度閱讀能力正在逐漸弱化。暑假期間,這種狀況往往更為嚴重:沒有了學校的約束,不少學生沉迷游戲、短視頻,將大把時間虛擲。
暑假恰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黃金窗口期。首先,時間充裕是最大優勢,平日學業繁重,學生很難抽出大塊時間進行沉浸式閱讀。而暑假沒有課業壓力,可以制定閱讀計劃。其次,自由的環境有利于興趣的培養。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書目,不必拘泥于課程要求,更容易找到閱讀樂趣。再者,家庭陪伴能顯著提升閱讀效果。家長可以利用假期與孩子共讀,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讓閱讀成為一種家庭文化。
當然,閱讀質量的提升不在于數量的堆砌,一本經典名著的深度閱讀,勝過十本流行讀物的泛泛而覽。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在閱讀中學會思考、提問和聯結,讓文字真正內化為精神養分。
暑假轉瞬即逝,但良好的閱讀習慣卻能受益終身。家長應引導孩子珍惜這寶貴的時光,讓閱讀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新學期的鈴聲響起時,那些在書香中沉淀的時光,終將轉化為思想的深度與視野的廣度,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聰慧。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