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永劍 通訊員 羅世騰 楊一
6月的周口已被暑熱籠罩。24日,經過幾天的降雨,平漯周高鐵跨中州大道工地的空氣中夾雜著些許濕氣。上午8時,記者站在離地12米高的梁面上,能感受到微風的清爽。
高溫下的平漯周高鐵周口段傳來喜訊:50.7公里長的高鐵,樁基13409個、承臺1587個、墩身1583個、箱梁1716榀、現澆梁3540延米……目前,樁基、承臺和墩身工程基本完工,各個標段正在按照建設要求穩步推進,沖刺“三跨”(跨河、跨高速、跨高鐵)工程。
“四大金剛”的“精密舞步”
高鐵架梁離不開“四大金剛”:跨線提梁機、搬梁機、運梁車和架橋機,它們都是四五百噸的大器械。
在中鐵七局二工區川匯區制梁場,記者看到堆滿場區的箱梁和轱轆齊人高的運梁“三大件”。
平漯周高鐵周口段架設箱梁采用“橋上喂梁”模式:先用提梁機將箱梁裝載至橋上運梁車,再運輸至架橋機處。
提梁機把箱梁從場區運到搬梁機的操作區域,二三百米的距離,需要“走”40分鐘。搬梁機把箱梁從提梁機上“搬”到運梁車上需要半小時,64個大轱轆的運梁車載重速度每小時不能超4公里,還沒人散步走得快。
“三大件”工作起來都是慢吞吞的,但它們力氣驚人,起重能力均為900噸。
“操作箱梁搬運的設備沒有小東西,最小的支座每個都重200公斤,兩三個人抬不動,把支座運到支撐臺上都得用叉車。”具有37年工齡的秦師傅對記者說,“搬梁機長度都是40米,起升高度接近十米。”
今年25歲的羅世騰畢業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記者跟他學習了整套“喂梁課”。
架橋機長54米,箱梁運到后,支穩運梁車,開始喂梁。先掛前天車,喂梁到24米處停,再掛后天車,繼續喂梁。前后天車同步前進到箱梁指定位置后,運梁車退位,箱梁落架,最后進行精調、驗收、灌漿。
“一榀箱梁從卸到裝需要4個小時。精細得很,梁體中線與橋梁線路設計中心線偏移1厘米以內。”羅世騰說。
“高鐵巨龍”的“熱辣滾燙”
24日上午10時左右,記者在架橋現場看到十余名工人操作架橋機組進行過孔作業,他們解除支腿與運梁車之間的錨固雙頭螺,鋪設軌道,支立輔支腿,綁好柱腳……一系列工作流程下來,衣服幾乎全都濕透。
太陽直射下的工作環境,架橋機曬久了機身滾燙。但為了完成工程進度,汗水流到眼睛里,工人就用衣服擦一擦。“一天下來,只知道工作服干了濕,濕了又干。但看到箱梁一榀一榀架好,高鐵一段一段向前延伸,就算是頂著高溫工作,為了高鐵早日開通,這樣的付出也是值得的。”來自南陽的高師傅說。
制梁場的工人說,天熱,但是工程進度不能停。為避開高溫,場里150多名工人錯峰施工,凌晨3時開工,上午10時下班,下午從4時多干到7時。
“周口速度”的“發展密碼”
“梁長32.6米、寬12.6米、高3米,每榀需要54噸鋼筋、鋼絞線8噸、混凝土278.8方、鋼件3噸。整榀重達700噸。一榀梁從制模到成品需要半個月。現在進行的流水線作業,每天可以澆筑一榀。該場需要生產687榀,現在已經完成270榀。”場長聶世方對記者說,“每榀箱梁都是有編號的,它和墩身的編號是一個蘿卜對應一個坑。澆筑箱梁是高鐵架設的第一步,包括鋼筋綁扎、預埋件設置、混凝土澆筑和養護等多道工序。后面還有運輸、架設和安全保障等步驟。”
平漯周高鐵周口段建設正在按照建設節點要求穩步推進。“一天安裝兩榀梁,也就是施工進度前進65米左右。就這進度,45天就能從中州大路架到賈魯河。預計明年9月初平漯周高鐵周口段的箱梁全部建設完成。”聶世方說。
站在高鐵橋面上遠望,整齊排列的高鐵墩柱猶如一條巨龍從田野間穿過,托舉周口經濟動脈向遠方延伸。每一榀箱梁里,仿佛都藏著周口的“發展密碼”。
架設的是高鐵,更是周口騰飛的跑道。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