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溝縣人大常委會
本報訊(記者 金月全 通訊員 谷守波) 今年以來,扶溝縣人大常委會始終把加強代表工作、發揮代表作用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著力建強履職主陣地、創新管理機制、拓展履職覆蓋面、服務發展高質量,形成以標準化履職體系激活代表動能、提升履職效能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扶溝縣人大常委會堅持對標一流,加強人大代表聯絡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精心打造聯絡站服務品牌,推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優化標準。制定出臺《關于加強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的實施意見》。全縣共設人大代表聯絡站16個,其中省級示范點1個、市級示范點15個,實現鄉鎮站點全覆蓋、全規范、全達標。
突出特色。在每個聯絡站設置代表活動室、選民接待室、法律咨詢室、調解室等,為代表開展活動創造良好條件。探索“基礎+特色”建設模式,利用好文化資源優勢,打造“一家一特色、一家一精品”品牌。
搭建橋梁。人大代表聯絡站已全面實現與市縣人大常委會可視化互聯互通,建立上下貫通、高效協同的履職網絡體系,為人大代表依法履職、聯系群眾、服務民生搭建堅實平臺,更好為民代言、為民行權。
創新人大代表履職機制,出臺《履職積分管理制度》,推動代表履職從“軟性要求”向“剛性約束”轉變,有效提升人大工作質效。
積分設置更科學。建立代表履職量化積分指標體系,每項履職行為均有明確的計分標準,讓代表知道日常履職做什么、怎么做。
登記流程更規范。建立“代表自評—聯絡站初審—人大常委會審定”三級審核機制,實行“一人一檔”動態管理。縣人大常委會每季度對上報的積分進行最終審定,并進行公示,確保積分真實、準確。
結果運用更有力。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全面激發代表履職熱情。目前,進站代表積分均在90分以上。
堅持代表主體地位,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完善聯系機制,強化服務保障,推動新時代人大代表履職提質增效。
活動多樣化。開展專題調研,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走訪慰問貧困家庭、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送去溫暖和關愛。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調研常態化。組織各級駐站代表廣泛聽取群眾訴求,收集民情民意。建立調研成果轉化跟蹤機制,對調研中收集的意見建議,加強跟蹤督辦,并將調研成果轉化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渠道多元化。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民意征集平臺。開設意見征集專欄,將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納入專項調研內容。
人大代表聯絡站充分發揮該縣蔬菜產業優勢,助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林菌共生”繪就豐收新圖景。江村鎮人大代表聯絡站邀請5名專家實地考察調研,探索“林菌共生”模式,并組織編寫《羊肚菌綠色種植流程》。目前,江村鎮發展林下羊肚菌300余畝,畝均收入5萬余元。“科技賦能”開辟發展新路徑。呂潭鄉人大代表聯絡站探索出“陣地引領、代表帶頭、科技賦能、產業富民”的發展路徑。目前,呂潭鄉蔬菜種植面積突破5萬畝,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
下一步,扶溝縣人大常委會將持續推進代表履職體系建設,在提升代表聯絡站效能、增強代表履職活力、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精耕細作、守正創新、真抓實干,為推動全市人大工作再創佳績貢獻扶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