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高玉貴) 4月26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部省聯動項目“北方集約化農區氮素面源污染發生過程與調控機制”2025年現場觀摩會在商水舉行。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總農藝師鄭戈,河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守法,河南省科技廳現代農業農村科技處處長李永恩,商水縣委書記崔衛國,項目負責人、河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介曉磊,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曉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白由路,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譚文峰,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副站長孫笑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張翔,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研究員謝迎新出席會議。會議由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趙鵬主持。
劉曉永在致辭中指出,北方集約化農區作為我國糧食生產的重要基地,其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團隊緊密圍繞氮素面源污染發生過程與調控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力求為北方集約化農區農業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科技創新,充分依托河南農業大學優勢資源,聯合多家科研和企事業單位,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科研攻關,在氮素面源污染發生機理、監測預警、調控技術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
崔衛國表示,商水縣將以此次現場觀摩會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舉措,全面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全力支持河南農業大學科研攻關,努力打造全國“校縣合作”典范,為推動農業綠色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何守法在講話中指出,該項目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項目團隊繼續保持創新活力,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河南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河南省科技廳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項目實施,在政策制定、資金投入、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
鄭戈對項目團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項目后續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他指出,項目團隊要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緊密結合農業生產實際,精準發力攻克核心技術,讓科研成果更貼合實際、更易推廣。要深耕基礎研究,抽絲剝繭探尋氮素面源污染新規律,筑牢技術研發理論根基。要大力推動技術集成創新,優化技術組合,提升應用效能。要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為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會上,項目和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研究進展情況。
此次現場觀摩會的成功舉辦,為項目團隊與各方代表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合作的平臺,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明確了方向,也為北方集約化農區氮素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