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晨
機聲隆隆,紗錠旋轉,一束束粗紗經過現代化紡紗機的加工,變身為纏繞在紗錠上的一根根棉線。20歲走出家門成為一名擋車工的邵小珍,如今是扶溝縣昌茂紡織公司(以下簡稱昌茂紡織)實驗室主管,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02年,邵小珍在扶榮紗廠工作,2009年,她進入昌茂紡織。進廠之后,邵小珍被分配到車間擋車部門。聰明好學的邵小珍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熟練掌握了紡織機器的操作要領。很快,邵小珍的操作水平在小組內首屈一指。但邵小珍絲毫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而是更加努力追求夢想。傳統無梭織機操作法需要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多年來,邵小珍與工友們一起鉆研操作法,帶領大家一起學技術、提素質。
“機器是智能的,有問題了會提醒我們,但換粗紗、接斷頭它完成不了,只能靠我們工人。”邵小珍說。
為了提高打結速度及經紗巡回理頭水平,邵小珍從頭開始,一點一點學習,為把一個動作做標準,她會不停地練習上百遍。由于工作成績突出,邵小珍參與了中棉行協會2020~2022年度評比,獲得了優質色織布用紗精品獎和新品種研發天絲專利優秀獎。2018年以來,邵小珍先后獲得周口市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②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