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第01版:要聞 PDF版

全民健身熱潮涌 魅力周口展新姿

——“數”說周口全民健身事業“成績單”

周口健身氣功協會部分成員在周口市體育館練習。

市民在周口市體育中心籃球場打籃球。

市民在周口市體育中心羽毛球館打羽毛球。

兒童在項城市體育中心足球場踢球。

市民在項城市體育中心打太極。

□ 記 者 王偉宏 朱東一 田亞楠

實習生 萬浩冉 文/圖

《呂氏春秋·盡數》有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這句話道出了運動對保持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古人以“動”字點明養生精髓,恰與現代醫學“生命在于運動”的理念遙相呼應,詮釋著永恒的健康之道。

周口,這座承載著六千余年厚重歷史的城市,深諳運動與健康的至理。每當晨曦初露或夕陽西斜,在周口中心城區市民廣場、鄉村健身游園,處處可見運動者的身影。練武術的剛勁有力、打籃球的激情四射、做健身操的整齊劃一,各類群眾性健身運動“如約登場”,構成一幅生機勃勃的幸福畫卷。

全民健身不僅是民眾對健康的追求,更是城市發展的活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周口市委、市政府將全民健身事業作為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著力打造體育產業發展特色品牌,為建設現代化周口注入強大動力。

如今,周口的體育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全民健身的熱潮更是洶涌澎湃。這一系列舉措成效究竟如何?不妨通過以下數據來一探究竟。

“2.69平方米”:方寸之地拓寬健身空間

15分鐘能做什么?是刷幾條短視頻,還是喝一杯咖啡?

在周口,15分鐘足以開啟一場酣暢淋漓的健身之旅,擁抱“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在周口中心城區八一大道中段,那片被櫻花環繞的健身場地便熱鬧起來。退休的于秀梅是這里的常客,她如一只靈動的鳥兒,穿梭于數十個健身器材之間。“五步健身,十步賞花,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模樣。”于秀梅在橢圓機上舒展身姿,櫻花瓣不時落在她的肩頭。從家到這個“櫻花健身角”,她只需短短5分鐘。

“15分鐘健身圈”,是指在城市社區,居民從居住地步行或騎行不超過15分鐘范圍內,有可供開展健步走、廣場舞、球類運動等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在周口中心城區,200余處這樣的健身“綠洲”如明珠散落,每天清晨都上演著動人的生命樂章。

近年來,我市把體育場地設施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依法依規利用城市公益性建設用地、空閑用地、河道湖泊沿岸等多類空間,建設多功能復合型健身場地,并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融入城鄉社區服務體系,提升完善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積極構建“10分鐘健身圈”,為市民打造便捷、多元的健身環境。

目前,我市新建或改擴建20個全民健身園,各縣(市、區)建設5至10個健身示范廣場。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9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在全民健身的時代浪潮中,專業的體育館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專屬領地。我市以先行者的姿態,積極推進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讓體育場館從“高冷”的專業場所,變成市民觸手可及的健身樂園。

“我們免費開放的公共體育場館涵蓋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極拳、健身氣功、瑜伽等多個深受群眾喜愛的運動,每天開放時間達8個小時。”項城市體育中心主任公書成說。

我市現有公共體育場館設施28個,依托體育項目建設體育場館商業圈,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互補,滿足群眾多樣化健身需求,推動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公共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承辦賽事,既服務大眾又增加收入,走出“以館養館、以場養場”的良性發展之路。自2021年起,我市連續4年組織30余家公共體育場館、企業參與河南省體育健身優惠券發放,核銷200余萬元,帶動消費900余萬元,有效促進全民健身與產業互促發展。

2024年,我市各縣(市、區)均建有“兩場三館”,年接待健身群眾近200萬人次。這個數字,正是市民對公共體育場館開放政策最熱烈的回應。

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中,農村也絕不能缺席。

2025年4月11日下午,西華縣逍遙鎮東門村的濱河健身步道上已人影綽綽。東西走向的步道如一條彩練,蜿蜒在綠色的麥田與清澈的沙潁河之間。健身后的村民武建國說:“從前覺得城里人健身是瞎講究,現在咱莊稼漢也離不開了!”

這樣的轉變正在周口市廣大鄉村同步上演。2024年,我市大力推進鄉村健身設施建設,安裝體育器材130套,新增健身步道420公里,實現了全市行政村全民健身設施全覆蓋。

2024年,我市新建改建鄉村健身場地23萬平方米;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農村人口比例從2020年的19%升至31.5 %。鄉村健身場不僅畫在圖紙上,更走進了廣大農民的心坎里。

“這是鄉村振興最動人的風景線!”周口市教育體育局群體科科長張維生說,當健身設施如毛細血管般滲透鄉村肌理,運動就會成為農民新的生活方式,實現從“日出而作”到“日落而動”的轉變。

●“1500 +”:體育活動解鎖休閑體育

獨木難成林,單弦不成音。有了高標準運動場地筑基,還需多元化賽事活動添彩,如此“雙輪驅動”,全民健身方能蔚然成風、生生不息。

2025年1月1日,1500余名市民邁著矯健的步伐,以迎新健步走開啟新年健康之旅;2月6日,300余名騎行愛好者如離弦之箭,在引黃調蓄湖環湖賽道上展開激烈競技;3月30日,“問箭中原”大眾射箭邀請賽吸引400余名選手齊聚一堂,掀起了春季運動的熱潮。

賽事活動已然成為全民健身的“助推器”。2023年,我市發布的《加快建設體育周口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增加賽事服務供給,提升賽事服務品質,以全民健身賽事引領全民健身活動開展。要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樣、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開展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活動,探索傳統新興并舉、線上線下結合的辦賽模式。

自2024年以來,我市以“百花齊放春滿園”之勢,推動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通過舉辦健身氣功聯賽、農民籃球賽、武術段位考核等40余項賽事活動,成功打造了“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天天有健身”的生動局面。據統計,我市每年開展全民健身市級品牌賽事活動15次以上、縣級品牌賽事活動200次以上,帶動全市體育社會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全民健身活動1500次以上。

體育品牌賽事是展示周口的一張亮麗名片,我市致力于打造精品體育賽事、培育特色品牌。持續舉辦九屆“周口市中華龍舟賽”,依托龍舟基地構建產業鏈,提升城市形象;依托淮陽人文景區,在太昊陵廟會、荷花節期間舉辦多項賽事,實現體旅融合;首創慈善主題馬拉松賽事,“周口馬拉松暨善跑中國周口站”屢獲殊榮,各縣(市、區)紛紛舉辦特色馬拉松賽事。這些賽事推動“體育+文旅+城市營銷”深度融合,實現從“賽事流量”到“產業流量”的跨越,有力促進了周口文體旅產業的蓬勃發展。

周口地處三川交匯的平原腹地,為開展體育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基礎。立足優勢,我市精心規劃了沙潁河生態經濟帶全域文旅體育旅游線路,貫穿8個縣(市、區),沿岸布局20余個文體旅節點和1條獨具特色的水上旅游線路。通過創新探索全民健身與文旅、經濟等多領域融合發展新路徑,不僅激發全民參與熱情,更成為撬動區域經濟增長、激活體育消費市場的強力杠桿。

有了群眾基礎,在省級全民健身賽事交流活動中,我市運動員屢創佳績。在河南省第十四屆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中,我市榮獲優秀組織獎和體育道德風尚獎,我市代表團200多名老年運動員在14個大項的交流比賽中斬獲頗豐。老年健兒們在賽事中摘金奪銀,展現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風貌。

●“37.8%”:鍛煉人群點燃運動激情

連日來,西華縣逍遙鎮常村新建的籃球場上,村民島二龍帶領隊員進行訓練。這位皮膚黝黑的莊稼漢有一個特殊身份——常村籃球隊隊長。

自2012年常村修建兩個籃球場后,這個沙潁河畔的小村莊就與籃球結下不解之緣。“以前農閑時,大伙兒不是打牌就是閑逛,現在都搶著占籃球場。”島二龍笑著說,為了即將到來的農歷三月廿六廟會,他們特意邀請臨縣球隊切磋,“要讓外鄉人看看咱新農村的精氣神”。

因看到不少孩子喜歡打籃球,常村村民王東斌索性辦了個籃球俱樂部,教孩子們打籃球。如今,該俱樂部已有100多名學員。“有了場地,大家的運動積極性都非常高。”王東斌說。

完善的體育設施如同江河之基,豐富的賽事活動恰似奔涌之流,市民健身熱情自然如順水行舟,蔚然成風。

在周口,遍布全城的運動場所,四季不斷的全民健身活動,正重新定義著人們的生活場景。當暮色浸染周口中心城區,文昌萬達廣場準時響起動感旋律,市民張慧慧帶領上百人的隊伍跳起健身操。“開始就我們幾個姐妹在河堤‘瞎蹦跶’,現在挪到這里,人多了。”說話間,她利落地轉身示范動作,粉色運動服在燈光下劃出優美弧線。如今,這支“無名戰隊”已成為周口城市夜景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下班族寧可繞路也要來跳上半小時。

從城市社區的“15分鐘健身圈”,到鄉鎮行政村的健身設施全覆蓋,市民健身的“幸福半徑”越來越小。從精彩紛呈的品牌賽事,到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市民參與健身的范圍如漣漪般不斷擴散。數據顯示,我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37.8%,其中,健步走、跑步、騎行、太極拳、健身氣功、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舞等成為市民最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

“鍛煉后,我感覺血脈暢通,身心得到舒展。”2025年4月9日,64歲的周口健身氣功協會會員張新,與部分成員在周口市體育館練習八段錦,為月底的比賽做準備。

北宋著名道家學者、養生大家陳摶提出了“動以養生,靜以養神”等養生理念,其創編的“二十四氣導引坐功”作為八段錦的前身,強調“形神共養”“順應自然”的健身哲學,將古老的養生智慧注入全民健身的時代浪潮。“近年來,八段錦在我市蓬勃發展,隨處可見習練者的身影。目前,全市固定練習者已超2000人,這股健身熱潮仍在持續升溫。”周口健身氣功協會會長孫新勝說。

●“93.2%”:體質監測見證健康提升

晨曦微露,項城市駙馬溝生態公園內氤氳著清香。70歲的田士周身著雪白太極服,在晨光中推掌如云。20余位銀發習練者動作行云流水,勾勒出一幅天人合一的養生畫卷。

“只要堅持,就能有成效。”收勢后的田士周說。誰能想到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13年前因胃癌切除三分之二的胃。他輕拍胸脯,笑著說:“當年,我出院時瘦得只剩90斤,現在每天打3趟拳,吃嘛嘛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我國體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我市積極響應號召,大力倡導“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科學健身理念,持續深化“人人健身,人人健康”的全民共識。通過創新舉措,推動健身運動深度融入市民日常工作與生活場景,讓主動健身、運動健康逐漸成為廣大群眾向往與踐行的全新生活方式,不斷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2024年周口市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93.2%,較5年前提升12個百分點,其中,中老年群體體質改善尤為顯著。

“分析顯示,我的體脂率稍高一點,還要繼續鍛煉。”2025年4月9日上午,跑完5公里的市民李沖,來到周口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檢測。

“體質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在周口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工作人員馬星明指著墻上的監測網絡圖說,智慧監測站如同“健康雷達”,配備的體成分分析儀、骨密度檢測儀等設備,能精準檢測身體狀況,生成個性化的運動處方,為市民的健康保駕護航,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

2024年,周口市教育體育局完成市本級3600人國民體質監測任務,數據描繪出令人振奮的健康曲線——市民肺活量平均提升12%,握力增長8%,柔韌性指標更是顯著優化。

“全民健身熱潮為周口帶來生機,增進市民交流互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成為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為城市治理提供有益探索。”周口市教育體育局局長趙振說,未來,他們將繼續深耕群眾體育事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群眾體育賽事活動供給力,讓體育的根基更加穩固,讓城市的活力更加充沛,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在運動中收獲健康、快樂和幸福。

2025-04-23 ——“數”說周口全民健身事業“成績單”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71959.html 1 全民健身熱潮涌 魅力周口展新姿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日本电影免费久久精品| 韩国朋友夫妇:交换4|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hd免费视频|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看的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深夜的贵妇无删减版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aaa一级特黄| 日本视频免费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超薄肉色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馆在线观看|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app| 欧美乱强伦xxxxx高潮|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忍住北条麻妃10分钟让你中出|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窈窕淑女在线观看免费韩剧| 国产女人嗷嗷叫|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我想看一级毛片免费的|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99re这里只有热视频| 奷小罗莉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午夜性春猛交| 免费在线成人网| 麻花传MD034苏蜜清歌|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