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猛 孫靖 文/圖
清明假期,西華文旅活動精彩紛呈,田園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展現出西華文旅融合發展的強勁動能。
據縣文廣旅局統計,清明假期,全縣共接待游客40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文旅綜合收入1200萬元,同比增長26%,農家樂、酒店平均入住率達85%,創歷史新高。
文旅融合聚人氣
鄉村旅游熱度高
清明假期,西華以“文旅+農業”“文旅+非遺”“文旅+生態”為主線,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女媧城景區吸引游客超2.45萬人次,同比增長15%。黃橋鄉裴莊村桃花源生態風景區接待游客23萬人次,非遺展演活動區、民俗市集人頭攢動。國家計委西華五七干校舊址訪客量達4500人次。逍遙鎮胡辣湯吸引廣大游客尋味美食,該鎮日均接待游客超12000人次,餐飲消費同比增長35%。
桃花源生態風景區內的桃花正值盛花期,桃花賞游消費季活動融合漢服巡游、攝影大賽、農耕體驗等,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在沙河、潁河、賈魯河生態廊道,西華文旅部門推出的親子騎行、露營野餐項目,成為群眾近郊游熱門選擇。此外,杜崗會師紀念館、箕子讀書臺等景點也吸引不少游客。
特色活動繽紛上新
全域旅游亮點頻現
清明假期,西華各鄉鎮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文旅產品。艾崗鄉推出“紅色文化研學游”,“三崗”革命根據地接待游客超9500人次。皮營街道推出番茄等時令果蔬采摘活動,帶動農產品銷售超20萬元。
夜經濟同樣表現亮眼。沙潁半島風景區節目精彩紛呈,特色小吃應有盡有,清明假期客流量破萬。昆山街道通過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讓游客親身感受西華百年商貿歷史變遷,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3.5倍。
做實做細服務保障
助力文旅品質升級
為應對假期客流高峰,西華文旅、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行動,增設臨時停車場,開通景區直通車,開展安全巡查和消費維權服務活動。各景區通過智慧導覽系統實時監測人流,確保游覽秩序。游客張女士表示:“我帶著孩子在桃花源生態風景區玩得安心又盡興。”
縣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寇二勇表示,未來,縣文廣旅局將深化“農文旅體康”融合發展,開發四季主題旅游線路,打造“桃花盛宴”“媧皇文化”“舌尖西華”等IP,以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