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克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專家團隊提出并揭示了針對腦深部白質節點進行神經調控治療癲癇的觀點和機制,為深部電刺激調控治療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提供了新方向。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介紹,約30%左右的癲癇患者通過常規藥物干預無法取得預期治療效果。一般在精準定位癲癇灶的基礎上,切除手術是有力治療手段。而針對癲癇灶位于重要功能區或者分布彌散從而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患者,近年來,深部腦刺激(DBS)作為一種微創、可逆性治療手段,通過直接電刺激腦深部結構從而調節癲癇活動,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也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和重點之一。
“腦深部核團大多參與了多個不同功能神經環路,治療效果的預測具有復雜性,并有對其他功能的潛在影響?!壁w國光說,因個體差異性大,深部電刺激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神經核團的長期刺激也可能導致神經元出現潛在損傷的風險。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研究團隊率先提出了腦深部白質節點的調控策略,為癲癇的個體化和精準化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任連坤介紹,腦白質主要由大量神經纖維束組成,是復雜腦功能網絡的結構基礎。此次研究區別于國際上聚焦灰質核團調控的做法,創新性選擇位于屏狀核與島葉的最外囊作為白質調控的靶點。研究顯示,1Hz爆發式電刺激在抑制癲癇發作方面,效果與傳統高頻刺激相當。(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