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何晴 通訊員 袁陽)3月7日,周口威佳泰誠貿易有限公司的黨銳陽領到該公司博覽中心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后感慨:“現在辦證方便多了,不用抱一堆資料來回跑了。”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關于印發“不見面審批”方案的實施意見》,聚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等企業高頻辦事需求,依托工改系統和“數字周口”平臺,創新推出“數據跑全程、審批零見面”服務模式,全面構建智能化政務服務新生態。
首批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核實、出讓類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使用林地延期等事項實行“全程網辦、限時辦結”,依托工改系統和“數字周口”等平臺,采用信息共享、自動審核等方式,完成線上“不見面審批”。此舉徹底革新傳統審批模式,告別辦事企業線下提交紙質材料、往返各部門溝通的繁瑣流程,全面升級為線上電子資料提交與跨科室內部信息流轉的數字化流程。在此次改革中,明確推行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材料“四電”集成應用。矢量數據、規劃要件等材料統一上傳至“數字周口”平臺,實現資料線上高效流轉。這一數字化轉型效果顯著:對企業而言,申報時間大幅縮短,人力成本降低,切實減輕了負擔;對審批人員來說,擺脫傳統紙質材料的審閱束縛,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同時,數字化材料的標準化管理實現了審批檔案的智能存儲、快速檢索與高效共享,審批過程更加規范透明,還建立起完備的審批追溯機制,為陽光政務建設與營商環境優化筑牢根基。
據了解,到今年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行政審批高頻事項線上辦理率預計可達80%以上,政務大廳基本可實現“不見面審批”。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