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第1015版:2025周口兩會特刊 PDF版

求真務實謀發展 砥礪奮進譜新篇

——太康縣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太康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中福織造生產車間。周雙才 攝

太康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銀鑫棉業智能化生產車間。周雙才 攝

太康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鍋爐產業孵化園內智能化切割機器人正在作業。周雙才 攝

記者 張洪濤 通訊員 郭留藝 文/圖

核心提示

過去的2024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來,太康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安排要求,緊扣省委“十大戰略”總體部署和市委“十二個緊盯”“七個專項行動”工作布局,認真落實“1655”工作思路,鉚足干勁促發展、惠民生、保平安,堅定不移強黨建、優環境、正風氣,經濟運行持續向好,民生保障全面增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進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四強四好”現代化太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展望2025年,太康縣將保持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堅持方向不變、頻道不換、力度不減,堅定不移實施“十大戰略”,認真落實“1655”工作思路,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工作機制,全力實現“十個突破提升”, 推動“四強四好”現代化太康建設再上新臺階。

回眸2024年

“四強四好”現代化太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這一年,太康縣全力以赴擴投資、穩增長,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健全縣委重點工作月講評和經濟運行周調度、月分析工作機制,認真落實經濟發展一攬子政策舉措,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樹牢“項目為王”鮮明導向,滾動實施“三個一批”項目31個,水星家紡科技產業園等15個重點產業開工建設,鑫億泰2000臺寬幅織機項目等10個重點產業項目竣工投產,在全市“三個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現場督導活動中取得兩次第一名、兩次第三名的好成績。

強化項目要素保障,爭取到位各類債券資金10.7億元,報批用地946畝,建成標準化廠房21萬平方米,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創新推行“四個一”助企惠企制度,兌現惠企政策資金2224萬元,幫助企業招工1800余名,受到企業一致好評。

加快釋放城鄉消費潛力,持續完善“縣園鄉站村點”物流體系和縣鄉村三級商貿服務體系,暢通了物流通道,改善了消費環境;大力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新建商品房銷售金額增長11%。持續加大中小微企業梯次培育力度,新入庫“四上”企業69家,新增市場主體2.46萬戶,增長13.7%,其中,“個轉企”122戶,為經濟運行注入了新動能。

● 這一年,太康縣堅定不移強創新、提能級,產業發展基礎更牢

高標準建成投用“雙創”中心,創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引進科研團隊5家,入孵企業33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7項,轉化科研成果5項。扎實開展研發活動全覆蓋,達到“四有”標準規上企業122家,覆蓋率93%,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9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創成市級產業研究院兩家,企業成為全縣創新創造的主力軍。

扎實推進“一轉帶三化”,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54個,新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25家、省級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1家、省級智能車間1家、智能化應用場景1家,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居全市第一位,四通鍋爐公司通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國家級智能工廠揭榜單位驗收,有力推動了企業提質增效。

加快打造“四大特色產業集群”,研究制訂太康縣家紡共享產業園三年行動計劃、鍋爐制造產業園三年行動計劃,南通家紡產業園、返鄉創業服飾產業園、鍋爐產業孵化園投入運營,龍源紙業40萬噸生產線建成投產,明正食品牛羊肉產業園加快建設。縣開發區被評為河南省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重點園區、周口市首家省級數字化轉型領域試點,進入省級高新開發區培育名單。

●這一年,太康縣堅持不懈固成果、促振興,農業強縣縱深推進

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高標準農田7.5萬畝示范區項目、8萬畝增發國債項目基本建成,完成溝渠連通324.7公里,全年糧食總產27.32億斤左右,穩居全市第一。加快“南菌北椒”“東牛西羊”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水潤君趙食用菌產業園新建深加工車間1萬平方米、新上生產線兩條,龍曲辣椒產業園新建初加工和深加工車間1.3萬平方米、新上生產線5條,食用菌和辣椒深加工已成規模,成為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種植的龍頭企業,“南菌北椒”特色產業發展已初步成勢。

聚焦“三落實一鞏固”,堅持召開“月講評會”,以“三遍訪”活動為抓手,大力開展“十個動態清零”、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舉一反三抓好國家和省市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風險消除344戶1638人,新識別納入監測45戶207人,有效防范化解了返貧致貧風險。2024年11月11日,太康縣在全省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成立正科級事業單位縣人居環境促進中心,設立“周五人居環境清潔日”,新改造戶廁1000戶,設置垃圾分類收集設施208處,建成垃圾收集點2218個,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清運體系,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這一年,太康縣千方百計抓改革、促開放,發展活力加速釋放

持續深化機構改革,按時完成縣委社工部等3個新組建部門班子配備、縣農業農村局等11個涉改部門177名人員轉隸交接、23個鄉鎮副科級平安建設辦公室、綜合執法大隊人員配備,機構職能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持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保留執法隊伍6支,執法力量全面下沉,執法效能進一步提升。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行政審批機構職能重塑和流程再造,規范實施“三個之外無審批”,2477項審批職能全部入駐行政審批大廳,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更省心、更省力、更省時。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充分發揮縣營商環境投訴中心作用,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評議,推動行政效能提升、政務服務優化、監督質效增強,企業和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深入開展“三重一優”招商引資活動,成功舉辦招商引資擂臺賽6期、打擂項目67個,實際利用外資1500萬美元,位居全市第一位。

●這一年,太康縣凝心聚力辦實事、惠民生,群眾福祉全面增進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未來路升級改造等4條道路建成通車,少康大道、黃河路升級改造等10條道路基本完工,蘭沈高速太康段加快建設,公路客貨運周轉量全市排名第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改擴建寄宿制學校30所、新建達標學校69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全面提升,24所全部達到基本標準、8所達到推薦標準、兩所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張集鎮衛生院被認定為全省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達標機構。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新增技能人才2.07萬人、高技能人才7860人,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不斷優化保障服務,發放農村低保、扶困助殘、臨時救助等社會保障資金2.79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0.75萬人、5.42萬人、5.2萬人,更多群眾享受到基本社會保障。加快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紫薇柿界非遺小劇場集中展演非遺項目62項,太康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榮獲全國稀有劇種優秀演出一等獎,劉莊遺址被評為河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一年,太康縣毫不懈怠抓穩定、保安全,社會大局和諧安定

大力推進依法治縣,開展“八五”普法宣傳活動825場次,創建省級“楓橋式”司法所10個、“五星級”規范司法所4個,創新“法庭+網格員”雙向聯動機制,打造“豫”見未來·“‘康’之馨”未檢品牌。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成功應對臺風“格美”“貝碧嘉”及強降雨過程,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事故。深化“三零”平安創建,探索出“一套領導班子、打造三個調解工作室、健全三個防控體系、建立五種聯動機制、掌控九類重點人員”工作法,信訪事項、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明顯下降,命案、重大刑事案件零發生,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2024年10月24日,太康縣在全省矛盾糾紛排查暨命案防控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2025年,太康縣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持續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落實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錨定“兩個確保”,持續實施“十大戰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著力擴大內需,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落實穩住樓市股市措施,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奮力譜寫“四強四好”現代化太康建設新篇章。

展望2025年

全力實現“十個突破提升”

持續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戰略,全力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突破提升。

創成省級高新區。聚焦認定條件和評價指標,力爭完成新增6家高新技術企業、6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年度目標任務,建成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

全力打造創新平臺。發揮“雙創”中心作用,新入駐科技型企業15家以上,引進創新團隊兩家以上,幫助企業新培育智能鍋爐省級產業研究院,創建四通鍋爐河南省智能鍋爐創新聯合體,力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有效研發活動全覆蓋。

加快智能化改造。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51個,完成投資17.2 億元,力爭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率全覆蓋。創建智能車間4 家,智能工廠、綠色工廠、數字領航企業、數字化轉型企業、卓越級智能工廠各1家,打造國家級鍋爐特色產業集群。

大力培育“四類企業”。新培育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

加快集聚創新人才。每位縣領導聯系5名太康籍在外人才,引導一批優秀人才返鄉創業,為太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

持續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全力在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上突破提升

加快釋放城鄉消費優勢。建成運營渦河南岸榮華·青年里商業綜合體,持續完善提升城區消費中心、23個鄉鎮消費中心、680個村級消費商店,充分激發群眾消費潛力和市場活力。用足用好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充分滿足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加快釋放人力資源優勢。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力爭新增技能人才1.9萬人、高技能人才0.6萬人。加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開辦“四大主導產業”專業教學,把學校辦在工廠、把工廠建在學校,實現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擦亮“太康鍋爐”“太康織女”勞務品牌。

加快釋放風電和秸稈資源優勢。加快推動風電項目開工建設,促進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建設中原綠色氣田生物質項目,通過農作物秸稈制氣、沼渣沼液還田,打造綠色種養循環“太康模式”。

持續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全力在數字賦能經濟發展上突破提升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基站和網絡深度覆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5G網絡的需求。實施城區及周邊充電基礎設施項目,著力構建城鄉新能源充電設施體系。

加快數字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虎翅云工廠”云平臺建設,推動企業及上下游企業“上云”,打造集“服務、交易、數據、生態”為一體的新型工業數字化新平臺。完善提升四通鍋爐工業互聯網平臺功能,通過“企業下單、專家接單”模式,推動“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

加大數字應用推廣。依托“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匯聚公安、城管、衛生健康、民政、農業農村等數據,全力打造社會治理應用場景,加快推動社會事務向“一網統管、一屏統覽、一鍵統辦”的智能化方向邁進,實現公共服務“一網通享”。

持續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全力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上突破提升

加快紡織服裝產業補鏈。建成投產水星家紡科技產業園一期、瑞賽紡織、品特紡織、華億服飾二期項目,加快推進南通家紡產業園、紡織服裝產業園一區、二區建設,招引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入駐。加快鍋爐制造產業強鏈。完成四通鍋爐、永興鍋爐、眾德鍋爐智能化改造項目,建成投用共享鍋爐產業園二期,力爭招引鍋爐產業項目入駐,全面推動鍋爐產業轉型升級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綠色造紙產業延鏈。建成投用龍源紙業200萬噸綠色循環造紙第二條生產線、龍源紙業熱電聯產擴產能項目,推動龍源紙業年總產能增至160萬噸,全力打造全國造紙行業的“領頭羊”。加快食品加工產業建鏈。建成投用明正食品牛羊肉產業園,打造集加工、包裝、銷售、物流于一體的現代食品園區。

持續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全力在加快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上突破提升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加大劉莊遺址、方城遺址等夏代遺址群落的考古發掘力度,積極融入周口歷史文化核心區建設,提升太康歷史文化影響力。持續提升紫薇柿界等景區服務功能,豐富旅游業態,優化資源利用,提升太康文化影響力。加快推進太康道情藝術中心建設,創作一批獨具太康文化特色標識的作品,擦亮太康道情“天下第一團”名片。持續辦好舞臺藝術送基層、戲曲進鄉村、全民閱讀等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滿足群眾多元化、分眾化、品質化的文化需求。

持續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全力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突破提升

突出規劃引領。抓好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提升規劃的系統性、前瞻性、科學性。抓好實用性村莊規劃,堅持“三不一慎”,更好指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城市更新。規劃建設體育公園兩個、防澇提升項目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6個,啟動實施謝安路西延等5條道路改擴建,推動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雨污水管網改造提升、集中供熱供氣擴面提質,進一步完善縣城功能。加快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蘭沈高速太康段建成通車,改擴建“四好農村路”85公里、危橋15座,建成投用久鴻農商冷鏈物流城,持續提升“縣園鄉站村點”物流體系,促進縣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統籌銜接。

持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在率先建成農業強縣上突破提升

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確保新建成高標準農田11.6萬畝以上,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305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28億斤以上。大力發展特優農業。立足“南菌北椒”“東牛西羊”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布局,確保創成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6個、省級龍頭企業5家、省級綠色食品品牌4個、“豫農優品”品牌1個。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周五人居環境清潔日”制度,穩妥推進閑置宅基地、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常態化保持村莊“潔、凈、美”。牢守返貧致貧底線。持續實施“三項機制”、深入開展“三個遍訪”、動態推進“十個問題清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持續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全力在建設美麗太康上突破提升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六個專項治理行動,力爭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80%以上;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入河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深入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確保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扎實推進土壤污染源頭防控,穩定運營21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深入推進村莊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整治,嚴防新增土壤污染。大力發展循環低碳產業。運營好光大國際生活垃圾發電、和衷資源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項目,加快推進龍源紙業擴產能項目建設,建成投用飛灰固化處理再生利用設施,不斷壯大循環經濟規模。加快建設現代水網體系。推進引賈入渦配套工程、重點溝渠水系連通工程、老渦河水生態治理工程等項目建設,實現溝渠互聯互通,全力“打通竹節溝、聯通田間渠、排至流域河、建好新灌區”。

持續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全力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突破提升

在招商引資質效上再攻堅。深入開展“三重一優”招商引資活動,充分利用“四大渠道”,用好招商引資擂臺賽載體,以商招商、以情招商、鏈式招商,全力招引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在招商推介活動上再加力。搶抓“大灣區”“長三角”產業轉移的機遇,開展專題招商活動,力爭洽談推進一批優質項目落地;舉辦好重要節日“故鄉行”聯誼會,開展好太康籍人員集中地區招商推介會,努力形成“人才回鄉、資金回流、項目回遷”的良好態勢。在外向型經濟發展上再突破。力爭引進外貿企業兩家,發展跨境電商企業10家,異地出口企業回流3家;組織四通鍋爐、銀星畜牧等重點外貿企業參加進博會等重要經貿活動,拓市場、搶訂單,激發外貿企業活力。

持續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全力在激發發展動力活力上突破提升

深化縣域經濟“三項改革”。深入推進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深化“管委會+公司”運作模式,健全創新平臺市場化運作機制。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持續落實營商環境配套改革“1+3”方案,扎實做好行政單位內部機構重塑、工作流程再造“后半篇文章”。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鞏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提高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城開、綜投、農投、土投國企市場化經營改革,激發國企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積極承接和落實財稅體制改革。抓好零基預算、消費稅等改革舉措落實,強化財政收支管理和績效管理,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

使命呼喚擔當,實干成就未來。太康縣將以苦干實干、狠抓落實的拼搏勁頭,以只爭朝夕、求真務實的過硬作風,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知重負重、唯實唯勤,全力實現“十個突破提升”,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周口實踐作出太康更大貢獻。

2025-02-18 ——太康縣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67375.html 1 求真務實謀發展 砥礪奮進譜新篇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美女裸体a级毛片| 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 | 四虎影视大全免费入口|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少妇大叫太大太爽受不了|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1页|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深夜福利视频导航|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不卡|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 男人影院天堂网址|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 |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欧美极品欧美日韩|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皇后羞辱打开双腿调教h|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草莓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国产精品bbwbbwbbw| 在线免费观看h|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在线播放|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成人福利视频app| 丰满多毛的陰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