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推進臨床專科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十五五”末,河南省域內基本建成系統連續、特色鮮明、學科融合、優質高效的臨床專科體系,形成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為引領、以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為骨干、以市縣級臨床重點專科為基礎、以省級特色專科為補充、以專病診療中心為代表的高水平臨床專科集群,醫療質量安全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省”。
指導意見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優化專科布局、強化政策支持保障、打造優勢特色專科、建強專科團隊梯隊、多學科融合發展等。
指導意見提出,醫療機構要按照臨床專科發展規劃和重點建設方向,探索打破原有的醫學學科和診療科目壁壘,基于以優勢學科或重點扶持學科為主體、相關學科共同參與的“1﹢N”學科群,全面梳理和科學整合配置診療所需的醫務人員組成、設備設施條件、醫療技術和藥品器械等,組建相關重大疾病(領域)臨床專科,充分發揮臨床專科多學科聯合診療的優勢,建成相關重大疾病診療領域的優勢專科或特色專科。
針對緊缺專業及就診量大的專科,指導意見要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全面提升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科、精神科等群眾就診需求高、就診量大的基礎學科服務能力;強化麻醉、影像、檢驗、重癥、病理等短板學科的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切實提升學科的專業技術水平。
在管理運行機制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在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上,可以探索開展醫務人員“學科專科雙聘”的新型管理模式,即臨床專科相關專業醫務人員由臨床專科集中管理,明確承擔的臨床診療任務并負責相關績效發放,科研、教學等非臨床診療任務仍由其專業所屬學科管理。同時,鼓勵醫療機構探索建立專科內部二次分配的機制,賦予專科更多自主權。
指導意見要求,醫療機構要充分利用多學科融合的優勢,圍繞重大疾病和關鍵技術,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導向,加強臨床診療技術創新、應用與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進一步強化臨床與基礎研究交叉融合、醫工交叉融合等領域聯合攻關。
(據2月11日《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