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孟洋)道路寬闊平坦、花木生機盎然、庭院整潔有序……初冬時節,走進淮陽區白樓鎮于莊村,映入眼簾的是寧靜秀美的鄉村景色,感受到的是人人參與的文明創建氛圍和群眾蓬勃向上的精氣神。
近年來,白樓鎮于莊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創新治理機制、培育文明新風,引導村民在日常言行中向上向善,全村上下煥發和美鄉村新氣象。
整治環境,扮靚美麗鄉村。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深入開展殘垣斷壁(危房)大拆除、環境衛生大掃除、黑臭水體大消除“三大行動”。拆除殘垣斷壁5處,設置分類垃圾處理亭6個,新建小花壇46個,安裝路燈85個,對村內黑臭溝渠進行治理,安裝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實施生態凈水,讓“納污坑”成為“生態塘”。下“繡花”功夫對街道進行精細化管理,實施“門前三包”責任制,采取發布“紅黑榜”等形式開展商戶文明經營評比,讓街道既有“煙火氣”,又有“文明范兒”。每周開展“村莊清潔日”活動,黨員干部帶頭,組織網格員、保潔員、道德文明使者參與志愿服務,對村道路兩邊溝渠進行清理,對房前屋后進行整治,變“干部干、群眾看”為“齊聲喚、同心干”,實現了人居環境全域常態管理。
移風易俗,引領文明風尚。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依托,打造黨員教育室、農家書屋、兒童之家等功能室,沿主要街道布設17處宣傳欄,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等開展公益宣傳,常態化組織開展敬老愛老、鄰里互助、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等志愿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實踐中引導群眾崇德向善。堅持典型引路、榜樣帶動,大力培樹“好媳婦”“好婆婆”“好鄰居”“好夫妻”“十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采用百姓宣講、公開表彰等方式進行大力宣傳,積極弘揚道德正能量,傳遞文明新風尚。深入開展入戶大走訪,向群眾發放便民連心卡、移風易俗倡議書,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實事、解難題,引導群眾落實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共治共建,匯聚善治力量。健全“一約五會”規章制度,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基礎上,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吸納黨員干部、“五老”人員及鄉賢人士參與,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孝善理事會,黨員干部帶頭簽訂紅白喜事簡辦承諾書,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新風。落實網格化管理、清單制、積分制“一化兩制”,優化網格管理,推動“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難在格中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設置積分兌換點,對群眾參與村莊公益事業及志愿服務情況進行積分管理,積分可兌換志愿服務及實物獎勵,以“小積分”奏響群眾參與“協奏曲”,共繪和美鄉村“同心圓”。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