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周口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曉明
□記者 田亞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擘畫了一系列標志性、引領性、突破性重大改革藍圖,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日前,周口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曉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張曉明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思想理論創新引領改革實踐創新,在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標、改革策略、改革動力、改革方法等方面作出系統闡述,提出一系列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指導新實踐、引領新變革中展現出強大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深入理解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刻領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要義,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堅定改革信心和決心,切實增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使命擔當,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農機部門的指導下,全市農機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砥礪奮進、擔當實干,努力推進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張曉明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094.6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到90.53%,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9.81%,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5.5%,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12月,經過農機系統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市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這是對全市農機部門工作的一個充分肯定。2023年,面對“三夏”特殊天氣,全市農機系統周密部署、統籌謀劃、上下齊心、多措并舉,采取“內調外引”等方式科學調配農機,保障農機裝備充足,確保夏糧顆粒歸倉、秋糧適時播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認可。
“我們具體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發展大型、智能農機裝備,推動全市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工作,優化我市農機裝備結構,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二是全方位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大力培育新型農機化經營主體,推行土地托管、訂單作業、跨區作業等服務模式,積極鼓勵農機合作社開展土地流轉和承包經營活動;三是積極開展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加快推進農機、農地、農藝、農人等關鍵要素耦合,做好先進機具的宣傳、示范和引進工作,提升農機新度系數;四是提升農機應急救災保障能力,立足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優化完善農機應急作業組織體系和調用機制,加強農機應急裝備和設施保障,組建農機(應急)作業隊伍。”張曉明表示,市農機中心將立足全局找準農業機械化工作的切入點著力點,把牢抓實農業機械化各項重點任務,對標對表年度目標任務,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全力抓好“三秋”機械化生產、農機裝備補短板、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實施、農機安全生產等工作,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將繼續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推出更多農機便民惠民新舉措、新方法,推動農機裝備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升級,構建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升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貢獻力量。”張曉明說。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