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金融服務 支持鄉村振興
本報訊 近日,《農民日報》頭版刊發《金融滋養產業林 振興路上果實豐》,報道了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依托廣泛的網點布局、獨特的資源稟賦及持續性創新服務,在金融服務支持鄉村振興工作中成了一面旗幟。其中,報道多次提到郵儲銀行周口市分行的經驗做法。
在“加大資源投放,支持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部分,文章提到,走進位于周口市商水縣平店鄉李崗村的商水縣龍巢網業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車間,工人正熟練地操作著織網機,隨著絲線在織網機的針孔中來回跳動,一張緊密而堅韌的漁網便編織而成。“很多人都想不到,商水這個小地方生產的漁網占到全國淡水漁網市場70%以上的份額,年產漁網達1億條,部分產品還賣到非洲、大洋洲等海外市場。”商水縣龍巢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國昌說起漁網產業的發展很自豪。然而,商水漁網加工產業發展欣欣向榮的背后,也會遇到技術、資金、市場等難題。羅國昌說:“前不久我們接到一個大訂單,客戶訂制一批珍珠海貝養殖網,突破技術上的難題后,在購買原材料的資金上卻犯了難。”“漁網加工產業是利民富民產業,必須在資金上全力支持。”郵儲銀行商水縣支行負責人在走訪中了解到羅國昌的需求后,及時開啟“綠色通道”,“通過匹配特色產品‘漁網貸’,僅用3天時間便打到企業賬戶上200多萬元,幫企業解決了資金難題。”
在“創新金融產品,精準服務地方特色產業”部分,文章提到,走進周口市鹿邑縣張店鄉宋坑村村民李衛華家,院里院外鋪滿了白花花的山羊尾毛。“從我父輩那一代就開始從事尾毛加工,現在人們生活追求高品質,化妝刷銷量也連年攀升,下游企業訂單量增加,我們需要大筆資金購買尾毛貨源,關鍵時刻是郵儲銀行給我們提供的支持!”李衛華滿懷感激地說。鹿邑縣被稱為“中國化妝刷之城”,該縣的尾毛出口量約占全國的80%,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由于尾毛加工行業通常在春節期間面臨較高的資金需求,郵儲銀行鹿邑縣支行及時向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申請了“羊毛加工特色貸款”產品,并獲得了7000萬元的專用貸款額度。數據顯示,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2023年投放“羊毛加工特色貸款”167筆6361萬元;2024年1月至4月投放101筆5130萬元。
在“提升服務質效,打造惠農金融服務體系”部分,文章提到,走進位于中國(項城)醫護服產業示范園內的河南南丁格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可見從棉到衣的所有生產線保持滿負荷運轉,機器的嗡嗡聲不絕于耳。“今年布料每米又漲6毛錢,原材料購買越早,利潤空間越大。郵儲銀行真正把客戶的需求放在了心上,‘勞保貸’及時給我們批了200萬元。”該公司總經理朱中成高興地說。如今,周口項城市已從“勞保之鄉”升級為“中國醫護服裝產業名城”,擁有紡織服裝企業2100家,包括54家規模以上企業,年加工能力達9800萬件。“勞保制衣行業是項城的支柱產業,我行對勞保行業調研走訪,針對醫護服裝、校服等勞保服裝加工、銷售行業,開辦了專屬貸款‘勞保貸’。”郵儲銀行周口市分行負責人介紹。為支持勞保制衣產業的發展壯大,郵儲銀行項城市支行與周口市工信局、周口市金融局聯合,開展一對一上門走訪講解,在中國(項城)醫護服產業示范園駐點,接到客戶貸款申請電話后20分鐘內到達客戶經營場所,現場受理貸款等業務。截至目前,該支行勞保行業放款超6000萬元。(張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