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七一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潘帥
□記者 韓志剛
潘帥是川匯區七一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也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女干部。
走上工作崗位以來,她始終牢記初心使命,本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工作理念,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熱情、真誠為轄區群眾服務,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在7月6日召開的川匯區上半年重點項目觀摩講評會議上,潘帥進行了典型發言。
分管社區黨支部連續兩年被評為“五星”支部
雖然基層工作任務繁重,但潘帥一直本著工作至上原則,始終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023年6月,潘帥70多歲的婆婆突發心梗住進重癥監護室,家里還有兩個孩子需要人照顧。當時,“五星”支部創建和老舊小區片區化改造工作正處于攻堅階段,潘帥作為分管領導,思慮再三,還是咬緊牙關,拜托親戚朋友幫忙照顧家里,帶著對老人和孩子的愧疚,一頭扎進工作中,沒有請過一天假。
2023年,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七一路街道10個社區黨支部中,1個社區黨支部達到“五星”支部創建標準,2個社區黨支部達到“四星”支部創建標準,5個社區黨支部達到“三星”支部創建標準。潘帥分管的文明社區黨支部連續兩年被省委組織部評為“五星”支部。
10天完成拆除任務
烈火煉真金,越是急難險重,越能檢驗一個人的品格、境界和能力。潘帥認為,在急難險重中擔當作為是一名共產黨人、一名基層干部應有的本色,她始終堅持沖鋒在前、吃苦在前,挑重擔、克難關、作表率,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基層干部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風貌。
在老舊小區片區化改造工作中,潘帥作為文明社區分管領導,始終堅持沖鋒在前,硬骨頭在哪里,她就蹲守到哪里。面對意想不到的困難,她帶領社區工作人員迎難而上,耐心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促使群眾從不理解、不支持到積極配合、主動參與,最終僅用10天時間就拆除4個小區的136間房屋,為后續工作創造了良好環境。
群眾認可是最大褒獎
文明社區是川匯區首批“三區”同改社區之一。在改造過程中,潘帥堅持“三下三上”工作法,即“一下一上”征民意、“二下二上”共商討、“三下三上”訂方案,通過實施小區、片區、街區“三區”一體化改造,重點完善小區配套設施、暢通片區“微循環”、提升街區服務水平,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暖心服務,受到領導和群眾一致好評。
“不花一分錢,舊貌換新顏,鋪上柏油路,栽上桂花樹,不僅能鍛煉,生活更方便。”川匯區財稅小區居民李鳳仙作的一首打油詩代表了大家的心聲。
“群眾的認可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褒獎。”潘帥說,由于工作成效突出,今年1月17日,全市“三聯三化”工作現場觀摩會在文明社區召開;2月24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暢通“微循環” 打造便利圈》為題,對文明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