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周申 李鵬 胡勁彬) 7月6日,在鄲城縣高新區盛元食品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休閑食品項目、深圳豐德康種業鄲城縣食品產業園二期項目、鄲城縣創新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忙著建設大美鄲城,為鄲城高質量發展蓄力。
據悉,鄲城縣認真落實“五張清單”,今年擬竣工投產項目28個,其中,上半年擬竣工的14個重點項目已全部投產達效。二季度在建項目26個,其中,金丹科技年產15萬噸聚乳酸項目土建部分已完成60%,國內設備6月份招標,國外設備8月份進廠安裝。聚焦“六新”突破,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51個,其中,列為市重點智能化改造項目8個,百年康鑫、博欣生物等5個項目已建成投產。全年擬開工項目32個,上半年已開工27個,開工率達84%。二季度簽約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22億元,其中,海翔科技年產3萬噸聚乳酸改性餐飲包裝建設項目總投資5.3億元,建成后年產值約8.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60個。
重點項目蓄潛力,鄲城發展高質量。2024年上半年,該縣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稅收收入、工業用電量等多項指標均大幅增長。
今年以來,該縣扎實推進“萬人助萬企”活動,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頭深入企業調研58次;持續推進惠企政策落實,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共落實產業研發基金配套、科技創新專項、創新平臺獎補、滿負荷生產獎勵等資金1285萬元,為企業減稅降費2.14億元;積極爭取專項債,2024年謀劃專項債項目235個;全縣圍繞主導產業招商引資情況,上半年簽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14個,總投資60.6億元;開工項目10個,投資額48.1億元;聚焦生物經濟主導產業,成立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醫藥招商專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
創新驅動聚活力,確保發展“全年紅”。鄲城縣創新中心占地90畝,擁有星創天地、研發中心、眾創空間、公共科研實驗室、人才公寓等基礎配套服務設施2.8萬平方米。累計孵化企業79家、畢業企業54家、在孵企業25家,提供創業就業崗位1960個。與河南大學、周口師范學院等院校合作,開展創業培訓33場次,惠及8600余人次。目前,已申請專利企業12家、科技型企業備案14家、獲得專利47項。
該縣投資1.2億元建設開放式共享實驗室,柔性引進許為鋼、鄧子新等院士5人,引進中原學者3人、外國專家2人、博士38人,入駐河南省農科院、南京大學等10個科研團隊。先后被認定為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星創天地、省級眾創空間、河南省科普基地。
目前,該縣已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及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2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家、省級智能車間6家、省級智能工廠2家、省級優秀智能場景1家、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1家、省級綠色工廠3家。百年康鑫申報國家級“小巨人”中小企業已通過省級審核。金丹科技申報2024年度河南省制造業頭雁企業已通過審核,正在申報國家級“綠色工廠”。全縣規上工業企業195家,開展研發活動規上企業158家,研發活動覆蓋率達81.03%。
“我們始終以要素保障為支撐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全力服務企業發展,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契機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將秉持‘項目為王’理念,緊緊圍繞生物醫藥、生物可降解材料、糧食精深加工主導產業,錨定目標、奮發有為,拼搶三季度、沖刺四季度,確保‘全年紅’,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鄲城貢獻。”鄲城縣委副書記、縣長董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