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近年來,周口的特色農業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發展十分迅速。扶溝蔬菜、項城白芝麻、淮陽黃花菜、沈丘山藥和鄲城中藥材等特色產品已形成較大規模。但是,周口特色農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特色農業的科技含量還很不足,特色農業金融扶持力度不足,品牌優勢不明顯,特色農業銷售渠道狹窄,農業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較低,缺乏專業人才。由此,筆者提出促進周口特色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發展農業科技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積極吸收借鑒國內外與特色農業發展相關的新技術,積極吸收在農業新品種開發等方面的有益經驗,提升科技創新含量。積極探索建立一套特色農業高效生產的科技推廣與研發系統,充分發揮現有的農業科研院所、科技生產龍頭企業、農業生產示范基地等資源優勢。組建一批農業科技專家人才梯隊,開展農業科技入戶工作,指導農民的農業技術改造,提升農民的科技水平。集中力量開展與特色農業生產科技創新相關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不斷開發新的農業品種。
不斷加強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夯實農業發展的根基。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爭取國家資金和項目的支持,保障物流順暢,降低道路運輸成本。積極推動鋼架大棚、智能溫室等設施裝備的升級換代,加大蔬果類特色農業設備的改造力度,推動養殖標準化小區和園藝模范區的建設。加大對現代化農機具的補貼力度,提高新型適用農機具的研發水平,提高園藝業、養殖業的機械化水平。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進特色農業發展
地方政府必須在產業指導、政策支持和項目建設等方面創造有利于特色農業發展的環境,加大對本土特色農產品的資金扶持力度。尤其應當激勵農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鼓勵先進企業、合作社組織發展集約化農業。地方政府還要大力支持金融業為特色產業制定差異化信貸政策,加強對特色農業產業的信貸支持,促進農村中小型企業擴大投資和融資,解決資金短缺難題,提高生產效率。
加強品牌建設 提升產品知名度
在打造品牌的基礎上應注重品牌的傳播,不斷創新品牌推廣方法。一方面可以在產品外包裝上進行統一化標識,并加入周口文化元素,打造周口特色農業品牌,并使得周口特色農業品牌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能夠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專屬于周口特色農業的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當下比較流行的新媒體平臺,積極宣傳周口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及優勢,不斷提升周口品牌在全國及全世界的知名度。
保證農產品品質,注重品牌認定、注冊和保護,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護周口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強對產品的科學管理,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宣傳,提升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特色農業企業要在保證產品的高標準、高質量下,精心地進行產品的加工,建立健全特色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和品牌申報認證體系以及監督檢測機制,不斷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化和特色化。
發展電子商務 擴寬銷售渠道
開拓創新農產品網銷渠道。引導全市農副產品產業化種植基地、專業合作社與電商企業進行資源對接。采取企業自運營或平臺代運營等模式,整合、包裝全市農特產品,實現網上營銷。充分利用周口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眾創中心等空間設施,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及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打造線上特色館和線下體驗館,將周口特色農產品進行線上、線下集中展示發布、 宣傳推介和營銷。鼓勵本地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化合作社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實行線上營銷。優先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優質農產品進行網絡銷售,引導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與本地的生活超市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整合有實力的企業或聯盟組織自建農產品網銷平臺,拓寬采購、銷售渠道,加快產品開發和升級步伐。
提高勞動力素質 培育專業人才
建立激勵機制,鼓勵青年人群返鄉創業。當前,周口特色農業的從業者大多為中老年人,青年人群大多選擇外出務工或從事其他工作。要鼓勵青年人群返鄉創業,為周口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加大財政保障和金融服務對人才的扶持力度,努力營造尊重人才、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的良好氛圍。著重構建農業創業風險防控機制,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強化農民技術培訓,培養各類專業人才。重視農民綜合素質的提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聘請專業老師,引導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走入農企長期開展培訓,對農民進行專業化、規范化的職業教育,培養各類專業人才。
(作者單位:周口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