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瑞才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2022年,周口市委、市政府出臺“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推進中心城區“起高峰”、縣域經濟“成高原”,開啟一場重塑與煥新的“強城之行”……
近年來,我市深入踐行人民城市和公園城市理念,大力實施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三年行動計劃,持續聚焦補短板、強功能、提品質、優服務,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順應民之所盼,推動城市服務和管理精細化上水平、上臺階。
我市中心城區加快推進沙潁河濱河生態經濟帶、關帝廟歷史街區、周口野生動物世界等一大批城市更新提質項目,重點推進沙潁河兩岸濱河公園及濱河道路連通工程和沿河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全力把沙潁河打造成經濟河、文化河、生態河、開放河、幸福河。各級各部門堅持樹立精品意識,發揚“工匠精神”“繡花精神”,推動城市環境和形象實現新躍升,擘畫宜居宜業、文明幸福、魅力十足的周口城市盛景。
老街巷提升改造更美觀
川匯區七一路街道文明社區教育小區,路面潔凈,健身休閑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在這里住了20多年的張大媽感慨地說:“咱這里雖是老小區,但經過改造,道路變成了柏油路,停車位也增加了不少,還增添了健身休閑設備,小區越來越漂亮了。”
教育小區的變化只是“魅力周口”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在川匯區國槐街,道路兩側古色古香與時尚潮流的元素融為一體,使這里成為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老周口人的“鄉愁記憶館”。近年來,我市堅持在城市更新提質上下功夫,先后對近1400個住宅小區和一部分背街小巷進行提升改造,全面完善雨水管網、小區綠化和市政基礎設施等,一批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實現了“破舊立新、一步一景”的華美蝶變,成為廣大市民的幸福家園、文化樂園。今年,我市中心城區又把91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涉及8293戶521棟樓,建筑面積96.94萬平方米。
老城區更新提質顯底蘊
一座城市的詩意更多體現在綠化里、水系里、街區里……
關帝廟是周口中心城區地標性建筑之一,這里鐫刻著周口的歷史文化印記,見證著周口這些年來的巨大變遷和快速發展。如何將關帝廟歷史街區打造得更美、更有煙火氣?我市充分挖掘周口農耕、漕運等歷史文化底蘊,重點對關帝廟歷史街區及周邊建筑外立面進行美化亮化,并對特色濱水空間、親水平臺景觀進行改造提升,讓“周口記憶”煥新出彩。
近年來,我市持續圍繞“建港口、興物流、聚產業、強服務、優生態、造港城”的目標,以周口中心港為核心,布局建設10個港區,進一步優化港口總體規劃,加速臨港經濟發展,精心打造一座水運發達、交通便利,具有“國際范、中國風、中原韻、周口味”的現代化臨港新城。
新周口建管并舉更智慧
我市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掃活動,中心城區交通秩序和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持續強化公園游園建設,進行綠化美化,中心城區園林綠化品位顯著提升;進一步加大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日常巡查排查和管理養護力度,全力保障民生設施高效運轉,城市形象和品位明顯提升……近三年來,我市堅持以開展環境衛生提標、城市容貌提品、城市秩序優化、生態環境改善、城市魅力營建、基礎設施增能、安全保障提升、宜居示范建設、城市文明涵養和智慧治理升級等專項行動為支撐,統籌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城市發展向功能完善、品質提高、內涵提升轉變,周口城市運行有序平穩,煙火氣十足。許多人感嘆,臨港新城周口變得更加宜居、韌性、智慧了。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周口中心城區新增綠化面積4162畝,新建街頭小游園近100個,20多條道路路口的交通渠化島完成高品質綠化;中州大道、七一路、慶豐路、建設大道、川匯大道等10多條“斷頭路”先后被打通;新建的濱河北路、建安路北延、八一大道北延等道路已建成通車;中心城區“15分鐘便民服務圈”建設已現雛形、26個單位和小區率先實現城市集中供暖……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繡花般的功夫、現代化的手段、可持續的理念,通過由表及里、點面結合的打造,全力塑造城市之形、培植城市之魂,唱響魅力周口城市品牌。
今天的周口,蓄勢待發;明天的周口,更有品質、更有內涵、更有溫度、更有韌性、更有特色、更有活力。魅力周口萬象更新,開放前沿形象全面彰顯,必將成為新興的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橋頭堡”,必將成為又一處極具特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