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市長吉建軍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王帥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市長吉建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周口市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和河南周口國家農高區建設,持續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農業強市邁出堅實步伐。
吉建軍介紹,周口市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打造糧食生產樣板。周口市常年糧食播種面積2000萬畝以上,連續6年產量穩定在180億斤以上。近年來,周口市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健全長效管護機制,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目前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53.9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84%。2023年,周口市全力打贏“三夏”攻堅戰,積極開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玉米單產實現周口歷史性新突破,秋糧總產78.81億斤,創歷史新高。
建好國家農高區,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拔覀儓猿指咂瘘c規劃、全鏈條布局、集群式發展,圍繞小麥、玉米、甘薯三大產業,構建種質創新、科學種植、精深加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場物流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奔ㄜ姼嬖V記者,目前,國家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園、省作物高效生產與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省數字金融重點實驗室相繼落戶周口國家農高區;國家級小麥玉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先后獲批建設。同時,周口市引進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學等科研團隊7個、博士34人,加快構建小麥全產業鏈創新研發體系,打造小麥全產業鏈生產的“周口樣板”。
吉建軍介紹,周口市依托糧食生產能力優勢、內河航運優勢和現代倉儲物流體系優勢,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破題,發展糧食精深加工和現代食品制造業,加強功能食品研發創新。全市年加工轉化糧食80億公斤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87.9%,有各類糧食加工企業180多家,全市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270億元。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534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8家、省重點龍頭企業80家。圍繞打造十大百億元級特色優質產業集群,全面啟動“一縣一產業園”建設,著力培育農業現代化龍頭企業,突出科技創新與應用,形成“一區多園”發展局面。
“2023年,周口糧食總產180.52億斤,穩居全省第一,周口國家農高區加快建設,縣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鄉鎮全覆蓋。”吉建軍表示,“2024年,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夯實基層基礎,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率先建成農業強市?!保ㄔd于2024年3月9日《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