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松 文/圖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壽光專家技術指導。這場大雪沒造成災害,請黨和政府放心,俺這兩個大棚的蕃茄再過半個月上市,能趕上春節銷售旺季。”12月26日,一場冬雪把氣溫拉至零下3攝氏度,鄲城縣巴集鄉屯民村冬暖日光溫室內卻暖意融融,菜農魏永祥一邊忙乎著清理積雪、管理蔬菜,一邊向前來探望雪后災情的巴集鄉黨委書記朱明理介紹著蔬菜現狀。
朱明理說,魏永祥夫婦長年在外務工,返鄉后搶抓政府打造日光溫室基地的機遇,在巴集鄉租賃了兩個大棚。愛勞動、善鉆研的魏永祥種植的蕃茄長勢良好,一棵藤上能結7層果,兩個棚能產出11噸果實,春節前夕豐收在望。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的鄲城縣1490平方公里縣域面積無山無礦、一馬平川,137萬人口憑借163萬畝耕地營生,是典型的農業大縣、人口大縣,產業基礎薄弱,特色產業規模小、種植分散、鏈條短,一直困擾著群眾收入。
鄲城縣作為河南周口國家農高區核心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嫁接壽光蔬菜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強農富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體現出了特別的責任擔當。
農高區筑巢引來壽光技術
2020年6月,鄲城縣立足本地實際,引進河南三禾益民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落戶鄲城,依托壽光蔬菜的品牌優勢和產業優勢,主導全縣發展冬暖溫室蔬菜特色產業。有著近郊優勢的城郊鄉王樓村和巴集鄉魏冢、屯民村是全縣的領頭羊。王樓村2021年建冬暖日光溫室88座,2022年建33座;巴集鄉魏冢村、屯民村2022年建設大棚78座。
“單個溫室固定用工2人,流動用工4人,每人日均工資60元,每棚年用工開工資5.28萬元以上,帶動務工農民人均年增收8800多元。王樓基地可帶動農民務工720多人,年帶動務工增收633萬余元。而且,通過土地流轉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僅2021年,王樓基地共流轉土地962畝,畝均年土地租金1200元,土地流轉年總收益115.4萬余元?!编惓强h城郊鄉黨委書記周永良掐著指頭算了一筆細賬。
鄲城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楊光山告訴記者,2021年,縣財政投資6367萬元建成冬暖日光溫室162座,打造城郊鄉王樓、巴集鄉魏冢、巴集鄉屯民三大溫室基地,總占地面積1660畝。社會投資1.2億元,三禾益民公司在農高區建設占地500畝的現代化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基地內有示范溫室23座。群眾投資870萬余元,在汲水鄉王胡同、胡集鄉同心寨、汲冢鎮黃樓自建溫室29個。
黨的惠民政策讓群眾嘗到了甜頭,全縣發展冬暖日光溫室熱情高漲,今年政府投資和群眾自建319座。由財政投資550萬元,對農戶自建棚基地內的水、電、路等產業設施進行綜合配套。多數溫室春節前能實現反季節蔬菜上市銷售。
好政策引領特色產業壯大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不到3年時間300多座大棚拔地而起,撐起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大梁,鄲城縣趟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
加大產業資金投入。例如今年整合資金產業投入14292萬元,僅用于冬暖日光溫室特色產業的資金就達到9960萬元,占全縣整合資金產業總投入的70%。
建立工作激勵機制。依據省《關于加強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精神,出臺了《鄲城縣日光溫室大棚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對脫貧戶和監測對象自建溫室補助投資規模的20%,對符合條件的生產經營主體補助投資規模的10%;對集中連片50畝以上的鄉鎮示范園區,縣政府解決一年的土地流轉費用,并統一規劃設計,財政配套水、電、路等設施,同時給予相關鄉鎮5-10萬元的獎勵工作經費。
同時,該縣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鄲城縣支行注入風險補償金1000萬元,按照1:10的杠桿,放大貸款1億元,專項用于自建棚農戶貸款。
制定特色產業發展計劃。該縣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成規模、五年見成效”的工作要求,以“一優一特五基地”(一優:日光溫室大棚蔬菜產業;一特:制傘產業;五基地:東部中藥材、南部黑皮冬瓜、西部甘薯花生、北部三櫻椒、中部白菜)為抓手,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基礎更加穩固。計劃至2023年底全縣建設日光溫室大棚1000座以上,實現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3000人以上。
好產業激發鄉村振興潛力
鄲城縣采取“統一供苗供肥、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檢驗檢測、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六統一”管理模式,通過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規?;洜I,實現產品最優化、效益最大化、運行長效化。目前基地常駐技術人員6名,另有壽光大棚創始人徐國華團隊、河南農業大學大宗蔬菜產業體系首席專家王吉慶教授團隊、鄭州市蔬菜研究所應芳卿研究員團隊為主的技術力量。產品以“三禾綠源”品牌包裝,近處銷往周口、亳州周邊,遠處銷往鄭州萬邦、北京新發地、武漢白沙州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
“你看這果實又大又紅,早期受白飛虱蟲害影響,后期因疫情銷路受影響,俺這茬蕃茄上市的道路很曲折,今年能保證盈利就行,來年大干一場翻翻本?!痹谖黑4澹?8歲的魏如軍、郭天榮夫婦倆正在采摘鮮紅的蕃茄,談起收成情況,有酸也有甜。
該縣多方式聯農帶農。把溫室建成后資產產權歸屬到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的非貧困村,相關行政村通過資產租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年收益率為資產總值的8%。租金收益由相關行政村進行二次分配,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銜接鄉村振興。例如,城郊鄉王樓冬暖日光溫室基地88個溫室,2022年直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50.35萬元。
地處豫東平原的鄲城縣土地膏腴、人民勤勞,小縣城對接全國大市場,收獲了特別的效益。該縣溫室種植作物品種由三禾益民根據市場需求確定訂單,主要以黃瓜、番茄、長豆角等蔬菜為主,每棚一年可種植三茬蔬菜,若管理良好,去除苗、肥、藥等物資開支、租棚費用和工人工資,棚均年凈收益12萬元以上。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們一定要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牢記領袖殷殷囑托,傳承發揚脫貧攻堅偉大精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好發揮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高質量發展‘壓艙石’的作用?!崩钊謭远ǖ卣f。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