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徐公喜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氣勢恢宏,著眼千秋偉業、前瞻世紀中葉,鮮明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尤其是報告中強調要增進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為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徐公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徐公喜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字字句句體現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保障和服務民生,是推動新時代民政事業改革發展、不斷開創民政事業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市民政局黨員干部要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底線工作嚴防死守、主責主業爭先創優、基礎工作提質增效”,兜牢兜住民生保障底線,積極履行民政擔當,讓民政發展更有“質量”,民政服務更有“溫度”,民生福祉更有“質感”。
堅定信仰信念,深學悟透新思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市民政局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信仰信念,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做到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做人民至上的不懈奮斗者、高質量發展的先行探路者,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應對風險挑戰,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上,把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體現到民政事業發展各方面全過程,進一步堅守人民立場,聚焦困難群眾為民托底、聚焦特殊群體為民解困、聚焦群眾關切為民服務,加快推動周口民政事業建設。
堅持實干興邦,落地落實新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為新時代養老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以來,我市強力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已建成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40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492個。我市持續推進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全市建成10所縣級中心敬老院,完成148所鄉鎮敬老院改造提升任務。同時,運營智慧養老服務云平臺,及時推進老年人入網。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市加快養老設施建設,強力推進新建小區配建養老設施,大力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快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擴面提質。
通過探索多元服務模式,激發運營主體活力,推動形成多種養老服務模式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綜合發展格局。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積極補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廣以城帶鄉、以大帶小養老服務模式,統籌城鄉養老服務體系一體化均衡發展。堅持“標準化建設、連鎖化運營、品牌化打造、智能化服務、規范化管理”“五化”引領,塑造周口養老品牌,努力讓廣大老年人享有安心舒心、幸福美滿的晚年。
堅持為民服務,砥礪奮進新征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這一重要論述為全面推進新時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就是為群眾辦實事、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要深刻感悟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蘊含的深厚人民思想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牢牢把握基本職責,立足黨和政府工作大局,聚焦兜住兜準兜好民生底線,完善和落實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精準保障好困難群眾、特困供養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特殊困難精神障礙人員、因疫因災臨時遇困人員等群體的基本生活,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把民生安全的網底織得更密更實更牢。聚焦增強發展動力與活力,支持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經濟建設、科技創新和重大發展戰略;深化村(居)民自治實踐,強化社區治理和服務功能,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推進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持續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聚焦滿足群眾多樣化公共服務需求,堅持和強化殯葬服務公益屬性,加快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穩慎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組織實施好地名管理法規,提升管理服務效能。
徐公喜表示,踏上新征程,我們將更加自覺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屬性,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幼有所保、困有所濟等方面持續用力,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決守牢安全底線,持續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的突破,以優異的成績助力周口“臨港新城、開放前沿”建設,為周口打造中原崛起新高地做出周口民政貢獻。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