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陳永團 通訊員 李書永) 近日,我市一家企業因與外地某公司發生合同糾紛,到法院提起訴訟。該公司法律顧問通過企業立案綠色通道,立即辦理了立案手續。法院運用電子送達平臺,第二天完成了案件送達程序,同時辦理了訴訟財產保全手續。據悉,這種跨域、就近、標準、便捷的立案服務,是我市法院系統深入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提升司法審判新高度,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最強引擎”的真實寫照。
為精準服務企業經營發展,該院開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對涉企案件采取快立、快審、快執,拓寬企業解決糾紛渠道,降低企業訴訟成本,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為企業提供快捷高效的訴訟服務。據了解,今年1月至8月,涉企買賣合同案件一審平均審理天數為43.61天,二審平均審理天數為36.9天,審理用時進入良性區間。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該院以重構體制機制為突破口,強化“執轉破”案件辦理,完善“執破協同”機制,切實提升案件辦理效率;深入推進破產案件府院聯動機制建設,形成政府各部門與法院之間“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合力處置”的常態長效聯動;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擴大案件調解范圍;對買賣合同案件進行專門標注,大力適用簡易程序、小額訴訟程序,全力壓縮買賣合同案件辦理周期。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共網上立案47418件、電子送達4780件,人工服務的熱線總量為28721件,便民利民措施逐項落地落實。
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俊榮表示,下一步,該院將繼續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堅持線上與線下辦案結合,進一步提升審判執行質效,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讓當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訴訟、“掌上”辦案的便利,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高效服務和有力保障。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