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紀實
□記者 杜林波/文 王映/圖
面對艱難險阻,一名名黨員沖鋒在前,在守土擔責中彰顯初心;面對人民群眾,一支支黨員服務隊問憂解難,在為民服務中踐行使命……如今的周口,一幅幅黨建引領城鄉發展的溫馨畫面不斷呈現在人們眼前,彰顯了周口黨建的磅礴力量。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近年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準確把握形勢,認清職責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為繪就新時代周口特色添彩畫卷提供了堅強保障。
聚焦中心,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設這個黨的根本性、基礎性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保持各項工作的正確方向。
加大干部培訓力度,提升干部綜合素質。制訂全市培訓計劃,發揮黨校主陣地作用,辦好各級黨校主體培訓班,堅持在主體班開設“學原著、讀原文、悟原理”和黨性教育專題課程,把“學懂、弄通、做實”要求落到實處。去年以來,市級層面累計開辦培訓班76次,培訓干部8300多人。注重加強陣地建設,建成貫通市縣鄉村的黨員教育視頻系統,開辦遠程黨校,每期可培訓黨員干部約16萬人。
堅決扛起“兩個維護”重大政治責任。全面落實“四個著力”、“四張牌”、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等重大要求,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污染防治、風險防范“三大攻堅戰”,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1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94.6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1條黑臭水體完成整治任務,PM2.5、PM10均值和優良天數連續四年優于全省平均值;排查化解各領域風險隱患,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堅決抓好農田水利設施排查整改,建設高標準農田800多萬畝,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周口新征程蓄積了優勢和動能。
干好工作,既要有奮發有為的精氣神,更要有素質全面的硬本領。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是省委著眼打造適應現代化河南建設需要的黨員干部隊伍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我市主動增強政治自覺,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策部署上來,并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活動扎實開展。
推進“五星”支部創建,引領鄉村振興。“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第一時間印發《關于創建“五星”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推動“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強基固本,筑牢基層組織“樁基石”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斗力。抓基層打基礎不是一般性的工作,而是檢驗各級黨組織書記基本功的重要指針,更是一種政治責任。因此,必須牢固樹立責任導向,深化主業主責意識,確保知行合一。
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成為脫貧摘帽的主心骨和“領頭雁”。全市精準選派38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市1.2萬個基層黨組織和35萬多名黨員干部沖在一線,成立黨員突擊隊、志愿服務隊7202個,設立臨時黨支部455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574個。
在高質量推進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夯實責任。堅定落實省委提出的“像重視市縣鄉換屆一樣重視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這一部署要求,做到把加強黨的領導、選優配強標準、堅持依法依規、嚴明換屆紀律、做到統籌兼顧貫穿始終。對不穩定的村,堅持先整頓后換屆。
在推動落實文明城市創建等中心工作中夯實責任。推動文明城市創建與加強城市黨建相結合,創新打造以區級為主導、街道為主體、社區為依托、片區為支撐、樓棟為基礎的黨建引領“五級治理”模式;推動城市創建與“逐村觀摩、整鄉推進”相融合,打造市級黨建示范村1500個。加強“兩新”組織黨的建設,新建黨組織104個,探索“聯企全程服務模式”,選派13名二級巡視員擔任異地周口商會黨建指導員,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
問題是“指示燈”,也是“導航儀”,更是改進和推動各項工作的“切入點”。針對個別基層黨組織落實組織生活制度不夠嚴格的問題,印發《關于嚴肅組織生活會有關問題的通知》。針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存在“重建輕管”現象,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和使用的意見》,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守正創新,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我市堅定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制訂工作方案,細化責任主體,從市縣鄉三級層面壓實責任,全市意識形態領域總體態勢向上向好、平穩可控。
建設主流陣地,壯大主流輿論。7縣1市融媒體中心全部經過省級驗收,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69個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118個村級實踐站建設持續加強,項城市、鄲城縣分別評為全國、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市縣。在疫情防控中,沈丘縣退役軍人王國輝逆行武漢三次送菜、項城籍醫生李薇薇千里送娃“留守”、扶溝縣人民醫院護士劉海燕“隔空擁抱”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感動了全社會。
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市委常委會多次研究部署意識形態工作,建立健全重要時間節點、重大事件發生、重點工作推進、重點單位業務開展、社會組織開展的重大活動意識形態風險研判機制,動態性風險排查機制和風險提醒人制度,加強網上正能量傳播體系、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和網絡輿論正面引導體系等“三個體系”建設,積極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針對宗教領域風險隱患,開展宗教治理“回頭看”,完善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推動宗教治理由治標向治本轉變。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一如既往,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力譜寫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篇章,在服務保障高質量周口建設新征程中再立新功,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