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5日
第06版:周口文化 PDF版

漕運泊來的城市

——溯源周口中心城區漕運文化

王汝印

周口中心城區城建發展源流

今周口中心城區為沙河(淮河最大支流)、潁河、賈魯河交匯處,河流交匯后稱沙潁河。元朝末年,歷經戰亂后這里一片荒涼、杳無人煙。明初,一周姓人家在此開辟渡口,并漸成埠口,時稱周家渡口、周家埠口(后簡稱周家口、周口),周口之名至此始。后兩岸(沙潁河南岸、北岸)三地(沙潁河南、沙潁河北、賈魯河西)漸成集市,渡口、埠口亦逐漸增多。明永樂六年(1408年),明成祖采納戶部尚書郁新奏言,在周家口開辟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樞紐。朝廷遂在此設鄉里鎮撫市面,明軍始在此駐軍(時駐軍500余人)管理治安,城鎮初具規模。明成化(1465年~1487年)年間,賈魯河航道開辟,漕運由淮河、沙河、潁河、賈魯河北上直達朱仙鎮,再由黃河轉大運河后直達京都,周家口遂成漕運重鎮,商貿日益繁榮。

進入清代,周家口漕運進一步發展,至康乾盛世時,周家口漕運業達到頂峰,并保持長足發展200年之久,成為中原清代盛世的一個縮影。期間,朝廷先后在周家口設永寧集地方(當時的建置名稱,時屬商水縣管轄)、周家口地方(時屬淮陽縣管轄)。特別是清代中葉以后,由于賈魯河上游逐漸淤塞,盛極一時的朱仙鎮繁華不再,其樞紐作用為周家口所替代。當時的周家口鎮漕運東達淮(河)泗(水)、西接秦晉、南通江楚、北連燕趙,居中原調配20余省水上物資運輸。其城鎮規模亦迅速擴張,工商各業繁榮發達,對外貿易通匯歐美、東亞,戰略地位凸顯,一躍成為“中州名鎮”,被譽為“小武漢”。道(光)咸(豐)年間,清重臣曾國藩、劉銘傳、李鴻章、袁甲三、勝保等先后駐周或到周“剿捻”,周家口鎮遂成大清軍事重鎮,這里也成為少有的戰亂中的繁華之地。

清末和民國初年,戰亂導致社會凋敝,周家口各業已輝煌不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周家口再受重創,城市設施破壞殆盡,各業嚴重萎縮。1947年,周家口解放,1948年元月設立周口市(縣級)人民政府,屬淮陽專區管轄,各業逐漸恢復發展。1958年4月周口市改為周口鎮(屬商水縣)。1965年7月成立周口專區,專署設周口鎮(改為專轄鎮)。1980年9月撤銷周口鎮設立縣級周口市。2000年6月撤銷縣級周口市設立川匯區至今。

漕運泊來的周口中心城區

今周口中心城區在600多年的建設過程中,從城市建筑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與漕運密切相關。以下僅選取十一個方面加以簡略介紹。

(一)漕運形成的城區框架

周口中心城區從明初至今的600余年間,城市框架一直是依據自然地理特征和漕運需要而布局和建設的。明初依據周家口(今中心城區)的地形和當時漕運實際,先后建設了北寨(沙潁河北岸)、南寨(沙潁河南岸)和西寨(賈魯河西岸)。各寨均有獨立的寨墻、寨門(頂峰時三寨寨門達50多座)、街道、集市、埠口、碼頭。各寨之間主要由水路(早期橋梁極少)通聯,由船只運送人員和貨物。其城市布局與武漢三鎮相近(只是規模略小),故被譽為“小武漢”,其格局至今未變。

(二)漕運泊來的埠口、碼頭

從明初周家渡口開始,在數百年的漕運發展過程中,渡口、埠口、碼頭在今周口中心城區密集分布。頂峰時期,兩岸三地有渡口、埠口、碼頭數百個,晝夜繁忙。特別是夜間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派昌盛景象。這就是熊廷弼筆下“萬家燈火牟江浦,千帆云集似漢皋”的真實寫照。周口中心城區附近至今仍在使用或留下地名的渡口、埠口、碼頭有很多,如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義渡口、李埠口、鄭埠口、郭埠口、齊埠口等。

(三)漕運泊來的城區街道

歷史上周家口三寨頂峰時期有街巷近200條,至清末仍有120條。這些街道多因漕運而開設。街道名稱多以漕運行業、貨物、商品、建筑物、宗教、金融、渡口、交易場所而取,如牲口市街(多時有6條牲口市街)、順河街(多時有6條)、山貨街(2條)、油坊街(3條)、坊子街(4條)、太平街(3條)、打銅街、筢子街、果子街、齊埠口街、安瀾街、皮坊街、人和街等。

(四)漕運泊來的行業

隨著漕運的發達,周家口繁盛時期市面有多達70多個行業在經營,集百業于一地,貨物應有盡有。其中,較大規模的行業有40余個,如糧坊業、牲畜交易業(牙行)、山貨業、皮貨業(周家口素有“南皮都”之稱)、土特產業、鹽業、竹木業、鐵銅器業、文房四寶業、船運業、腳夫業、餐飲業、金融業、外貿業、釀造業、梨園行業、雜耍行業等。

(五)漕運泊來的外貿

周家口地處內陸,如無便利的交通,很難開展外貿業務。明清時期,隨著周家口漕運的日益興盛,這里成為中州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不少土特產品通過漕運南下兩廣、北入京津,然后出口至東亞各國和歐美國家,并通過絲綢之路出口至西域。出口商品有皮貨、動物尾毛、面粉、黃花菜、釀造品、手藝品等。

(六)漕運泊來的軍營

從明初周家口西寨駐軍開始,明、清至民國的600余年間,周家口周圍駐軍頻繁。特別是清代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清軍為“剿捻”大批次駐軍于此,其軍用物資和兵員多由漕運載入。軍營所駐之處,多以軍隊長官名姓立寨、建村,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軍營地名。今周口中心城區仍有許多以軍營命名的村莊,如陳營、張營、李營、徐營、指揮營、前王營、后王營、孟營、韓營、石營、艾營等。

(七)漕運泊來的餐飲服務業

漕運的繁榮帶來了餐飲和服務業的興盛。清代周家口三寨的100多條街道中,大的街道有餐飲業十數家不等,小的街巷也有數家飯館。同時,各街巷均有修腳、理發等服務業門店。當時,三寨有餐飲服務業300余家。期間,全國各地的廚師攜各自菜品制作技藝云集周家口,一時間南北風格、東西口味應有盡有。其中較為著名的飯莊(店)有金駿齋、文雅齋、景陽春、小洞天、快活林、清華樓、四海春、天一芳、三義館、五洲飯莊等。另外,還有周口鴻昌醋坊(鴻昌品牌陳醋有300多年歷史,時銷往國外)、吳氏醬菜(時銷往全國)等釀造業品牌享譽中原。

(八)漕運泊來的會館

漕運業的繁榮帶來了行業公會、幫會業的集聚。繁盛時期,周家口各種行會、幫會達100多個。有較大實力的行會、幫會逐漸建起自己的活動場所,也就是后來的會館。這些會館多為外地商家為了搶占周家口漕運市場而建。清末,周家口中心城區內尚有十大會館,分別為:福建會館、江西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南寨山陜會館、北寨山陜會館、糖業會館、覃懷會館、陸陳會館、油業會館。

(九)漕運泊來的文化藝術

在會館的引領下,各地的文化理念和藝術形式紛至沓來。當時,除河南本地的戲曲及雜藝外,還有閩浙的越劇和越調、兩湖的賽龍舟、燕趙的京戲、山東的快書、山西的晉劇、陜西的秦腔等也齊聚周家口。特別是傳承下來的周家口越調現已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十)漕運泊來的寺廟、教會

隨著漕運的繁榮,各種宗教勢力和宗教理念也先后進入周家口思想領域。繁盛時期,周家口有寺、廟、宗教活動場所等近百處。當時較大規模的寺廟和教會有:城隍廟、三元宮(道教)、普濟寺(佛教)、修真廟(佛教)、內地會(基督教)、基督安息日會周家口分會、天主教會、清真寺(多座)等。

(十一)漕運泊來的地名俗語和地名故事

周口中心城區600多年的漕運歷史不僅催生了數不清的相關漕運地名(初步統計達300多個),同時也孕育了許多相關漕運的地名俗語和地名故事。《周口地名故事集粹》收錄相關漕運的地名故事達30多則。

總之,周口中心城區能在600年間由一個荒無人煙的渡口,一躍成為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漕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①8

2022-08-15 ——溯源周口中心城區漕運文化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176133.html 1 漕運泊來的城市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让男人桶的小视频| 97av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成年人网址| 用被子自w到高c方法|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日韩在线视频网址|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欧美极品少妇无套实战|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三级黄色在线看| 搡女人免费的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韩在线视频第一页|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91| 18pao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国外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japanese日本熟妇多毛| 已婚同事11p|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日韩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青|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性放荡的校花小说|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欧美在线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