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商水縣教體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股股長杜化鵬
記者 朱紅
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職業教育法》意義重大,充分融入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舉措,凝聚著我們黨發展職業教育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推動實現職業教育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保證職業教育重大改革有法有據,確保職業教育改革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
商水縣教體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股股長杜化鵬認為,新《職業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愿景,對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路徑作出系列規定和安排,重新審視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功能與作用。這既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明確了目標與方向,也把建設技能型社會的理念和戰略轉化為法律規范,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了法律基礎和法治保障。
目前,商水縣共有公辦職業學校4所,分別是商水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商水縣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商水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周口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4所學校全部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在校生6837人。教職工412人,其中“雙師型”教師117人,外聘兼職教師39人;高級職稱教師43人,中級職稱教師76人;省級“職教專家”1人,省級“職教名師”2人,市級“職教專家”9人。
近年來,商水縣增加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每年,縣教體局領導都把職業學校招生當作一項中心工作來抓,成立由局長任組長的職業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督促指導。商水縣每年的招生人數均在3000人以上。2022年的招生人數為3126人。
當前,職業學校學歷教育以參加全省統一的對口升學為主。近5年來,對口升學本科上線759人。2020年對口高考本科上線104人,占全市本科上線人數的52%;2021年在全省本科計劃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本科上線40人,占全市本科上線人數的30%;2022年對口高考本科上線36人,占全市本科上線人數的42%,本科上線人數全市第一,商水職專和商水二職專本科上線人數分列全市前兩名。
我們從2017年嘗試校企合作和訂單培養等多種辦學模式。其中,一職專和昆山合圣精密模具加工公司合作的精密模具加工專業,采用訂單培養辦學模式,公司投設備并派技術員實地指導;二職專2021年與廈門三安集團合作舉辦“雙元制”教學,選派學生在集團所屬企業、學校,邊實習、邊學習,對縣職業學校產教融合作了有益探索;商水職專與深圳拓野機器人有限公司合作培養“機器人應用”技術人才,學制3年,學生入學即簽訂就業協議。
對于我縣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商水縣職業教育發展聯席會議,必要時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解決職業教育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表彰優秀職教教師。同時,印發了《商水縣“十四五”期間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全縣整合資源,加快建設“中高職一體化”的綜合性職教中心。項目建成后,可同時容納學歷教育在校生8000人,年職業教育培訓12000人次。建成后的職教中心,將實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我縣人力資源優勢,根據企業需求,分為長期班和短期班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精準培訓,為我縣產業集聚區發展提供高端技工人才,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型企業到商水縣投資,進一步促進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做好經費保障,從2022年起,縣政府設立職業教育發展專項獎勵基金1000萬元,用于獎勵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單位和個人。當年預算新增財政性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確保教育費附加的30%用于職業教育。全面落實公辦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足額落實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縣級1200元生均撥款標準,并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逐年提高。
商水職業教育要以新《職業教育法》頒布為契機,大力推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程。以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目標,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內優結構、外強特色,提高吸引力和貢獻力,真正把職業教育辦出與普通教育同等水平,讓職業教育從法律形式上的同等地位真正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同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