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星許為鋼衛文星張建慧等專家領導出席 吉建軍主持
本報訊 (記者 王艷) 3月19日,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創建項目簽約會在周口舉行,周口市人民政府與河南省分子生物育種研究所等6家單位,簽訂共建周口國家農高區現代農業小麥綜合試驗中心合作協議,為推進小麥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加快周口國家農高區創建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支撐。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院長曹衛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家小麥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項目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為鋼,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衛文星,河南農業大學校長介曉磊,河南工業大學校長李成偉,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耕,周口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王云彪,河南工業大學副校長陳復生,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君庚等專家領導出席會議。市委書記張建慧出席會議并講話。市長吉建軍主持會議。市領導岳文華、劉勝利、秦勝軍、李錫勇出席會議。
張建慧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專家領導蒞周調研指導工作表示歡迎,對大家為周口國家農高區創建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此次項目簽約是周口國家農高區創建進入實質性推進的新起點,是全鏈條打造糧食核心競爭力的新起點,是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新起點,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的新起點,希望與會的各位專家領導與周口攜起手來,共同規劃好、創建好、發展好周口國家農高區。
張建慧指出,周口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河南省第一產糧大市,農耕文化悠久,農業資源豐富,常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80億斤左右,享有“國家糧倉看河南、河南糧倉看周口”的美譽。周口堅決扛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圍繞建設“小麥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示范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的創建目標,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全鏈條、全功能、全方位推動國家農高區創建在周口全域落地落細落實。
張建慧強調,要搭建創新發展平臺,強化政策支持,組建專業團隊,構建從種子繁育、過程管理到糧食精深加工的全鏈條科研平臺和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做到創新研發與產業培育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要進一步完善創新生態,高效配置創新資源,從扶持政策制定、產業項目確定到生活保障做到全方位服務,完善支持農高區全產業鏈發展的基礎條件,加快建設人才公寓、醫院、學校等基礎配套設施,為科研工作團隊進駐奠定基礎。要搭建創新載體,堅持以項目為載體,把合作協議確定目標量化為成果轉化的具體項目,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力度,盡快成立產業發展基金、研發基金、企業培育基金,積極組建周口國家農高區建設投資集團,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要組建專職團隊,以周口農科院為平臺載體,積極深化與高校科研單位種子團隊、生產過程團隊、糧食精深加工團隊的全方位合作,著力打造“五鏈耦合、三鏈同構”的糧食全產業鏈發展鏈條,進一步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真正把糧食核心競爭力發揮出來,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中實現農民增收。
會上,衛文星、許為鋼、曹衛星、介曉磊、李成偉、趙耕、孫君庚、李錦輝、魯傳濤、李向東、張福麗等與會專家領導,以全局的視野、前瞻的眼光、專業的學識,圍繞完善小麥產業鏈條、促進小麥產業科技創新以及如何深入推進創建工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發表了真知灼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為加快推進周口國家農高區建設提供了方法路徑。
為了高端借智借力,助推周口國家農高區加快發展,周口市人民政府聘請曹衛星、張新友、許為鋼、介曉磊、李成偉、孫君庚為周口國家農高區建設高級顧問。張建慧頒發聘書,希望各位專家和團隊充分發揮自身科研優勢,推動科研成果向周口農高區轉移轉化,積極搭建平臺,引導國內外科研平臺、科研成果、科技人才向農高區集聚。
副市長秦勝軍代表周口市人民政府與河南省分子生物育種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師范學院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等6家單位,簽訂共建周口國家農高區現代農業小麥綜合試驗中心合作協議;與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簽訂小麥智慧生產技術研發與展示戰略合作協議,為周口國家農高區創建提供了強勁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