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志新 通訊員 馮天峰)初冬時節,項城市范集鎮的田野上,履帶式農機的轟鳴聲打破了往日的寧靜。范集村村民趙大爺站在田埂上,原本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高興地說:“今年雨下得久,地里濕,正愁小麥沒法播種,就看到干部來宣傳抗濕晚播技術了!”
前一段時間,持續的陰雨天氣讓范集鎮面臨嚴峻的秋播考驗。土壤過濕、騰茬延遲,眼看著播種適期一天天過去,農戶們心急如焚。
“機械進不了地,秸稈粉碎后反而影響土壤透氣。”范集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鎮里迅速組建了“墑情勘測隊”,在28個村同步開展地塊墑情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對無積水但濕度大的地塊,采取“淺旋散墑+秸稈立茬晾曬”模式;對機械無法進地的地塊,則由鎮里統一協調履帶式農機進行整地作業。
選什么種子?播多少量?怎么播?面對晚播小麥生育期縮短、出苗風險增加等問題,范集鎮農技站開出了精準“良方”。
“適期播種地塊選半冬性品種,晚播地塊選弱春性品種?!鞭r技員小張在田間向圍攏過來的農戶講解,“選對種子,就能減少播期推遲和積溫不足的影響?!?/p>
播種量的控制更為精準。“如果晚播2至3天,每畝播量增加0.5公斤。”農技人員指導農戶靈活調整播量,同時提醒要避免盲目增加播量引發倒伏風險。在播種技術上,主打“寬幅淺播”,播種深度嚴格控制在3厘米左右,并嚴禁播后重壓,以有效降低爛種爛苗的概率。
在路口村脫貧戶秦大爺的麥田里,一場特別的播種正在進行。村干部們分工協作,有的操作播種機,有的搬運種子,忙得熱火朝天。“村干部幫忙播種,這服務真是送到心坎上了!”秦大爺激動地說。
針對勞動力不足、農資采購不便等特殊情況,范集鎮動員各村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幫扶代種,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田。志愿者們穿梭在村組之間,將《晚播小麥管理明白紙》送到農戶手中,并入戶講解晚播晚種的管理方法。
“秋播質量直接關系到明年夏糧的收成,每一塊田都不能耽誤?!狈都傸h委書記馮艷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緊盯墑情變化和天氣預警,重點抓好晚播小麥的冬前鎮壓、弱苗追肥等田間技術管理,全面筑牢糧食豐收的基礎。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