槳板比賽現場。 環湖跑道。 鮮花爛漫。 黃葉與碧水交相輝映。 夏季熱鬧的白沙灘。
□記者 姬慧洋 文/圖
近日,天氣晴好,引黃調蓄湖波光粼粼,倒映著藍天白云,景致如詩如畫。
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這座城市里,鱗次櫛比的高樓、四通八達的路網、五彩繽紛的城市夜景、游人如織的公園交織出一幅宜居宜業的生動圖景。這里既有湖光的寧靜,也有城市的煙火。生活在此的周口人,無疑是幸運的、幸福的。
水環繞、綠浸染、道暢通、居舒適……如今,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一幅幅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詩和遠方在此交融,讓生活在這里的人皆能感受到身有依托、心有依靠。
“文旅+”融合 激發城市新活力
“《龍芯風暴》開機大吉!”近日,伴隨著熱烈的掌聲與祝福聲,微短劇《龍芯風暴》在示范區引黃調蓄湖濕地公園正式開機。今年以來,已有4部微短劇在此完成拍攝,創造就業崗位100余個,帶動消費約260萬元。今年9月,示范區引黃調蓄湖濕地公園成功入選河南省微短劇拍攝取景地名單。
近年來,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示范區文旅產業不斷提質升級,“旅游+體育”模式持續釋放活力,文體旅深度融合。依托優質自然景觀資源,示范區以資源開發為出發點、以模式創新為突破口,通過“文旅+影視”“文旅+生態”“文旅+體育”等多元融合路徑,持續在頂層設計一體化、開發建設生態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產業發展特色化、管理服務精細化等方面下功夫,綜合承載力日益增強,城市品位顯著提升。
在引黃調蓄湖濕地公園的非遺展館,手工藝人對傳統泥泥狗制作技藝進行創新,推出獨具特色的彩泥耳墜。產品以天然彩泥為原料,塑以半開荷花、垂露蘆葦等生動造型,經防水工藝處理后搭配銀鉤,雅致不凡。其中,最受歡迎的當數“定制款”,顧客將在觀鳥臺所見繪成圖樣,手工藝人隨即復刻成耳飾,成為一份專屬個人的獨特紀念品。此外,館方還開設泥塑手串、文創冰箱貼、非遺吊墜等DIY體驗課程,圍繞文脈、茶席、親子三大主題,推出系列禮盒,成功構建起集“觀賞、體驗、消費”于一體的文旅消費閉環。“我們圍繞社會需求,高標準打造‘周口手信’等非遺手工作坊集群,開發陶藝、泥塑、布藝等文創產品,以非遺技藝傳承為核心,深度整合研學教育資源,推動傳統文化教育從理論走向實踐。”周口市示范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示范區在引黃調蓄湖濕地公園設立免費服務驛站,支持市民進行體育活動,開設槳板、皮劃艇等特色水上運動項目,成功引入周口市槳板運動協會等專業機構,服務范圍涵蓋運動競技、救援培訓、實訓教學等領域。據統計,今年以來,該區累計組織龍舟訓練、槳板比賽等活動20余場次,參與人數超900人次。
追“青”逐“綠” 繪就生態新畫卷
近日,記者在引黃調蓄湖附近看到,候鳥展翅飛翔,優美的身姿掠過水面,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介紹,每年都有成群結隊的白天鵝在此短暫棲息,黑翅長腿鷸也常與白鷺、野鴨一同嬉戲,成為引黃調蓄湖的獨特一景。
示范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吸引眾多鳥類攝影愛好者。他們用“長槍短炮”定格生態之美,也見證了這片濕地環境的持續優化和鳥類種群的日益繁盛。
近年來,示范區致力于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取得顯著成效。引黃調蓄湖繁育著鯉魚、鯽魚、鰱魚等40余種常見魚類,為白鷺、黑翅長腿鷸、黑頭鴨等數萬只鳥類提供了理想棲息地,年均吸引觀鳥游客和攝影愛好者超5萬人次,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旅游協同發展。引黃調蓄湖濕地公園的綠化建設同樣成果斐然,栽植各類樹木約10萬株,涵蓋生態防護與經濟林果兩大類型,配套種植荷花、蘆葦、月季等40余種水生及陸生植物,形成“喬木為骨、花草為膚”的立體綠化格局。
示范區依托資源稟賦,以打造“節日主題+日常體驗”活動矩陣為目標,持續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今年以來,已成功舉辦新春游園會、沙灘夏夜集等多元化活動,有效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其中,新春游園會在除夕至正月初六期間接待游客突破7萬人次,帶動區域消費約300萬元;沙灘夏夜集日均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創造就業崗位1800余個,帶動周邊經濟收入約2000萬元,進一步激發了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在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綠色正以線的秀美、點的鋪襯、塊的凝重,編織著這座城市的美麗。如今,擁抱引黃調蓄湖的示范區以自律回饋碧水、以熱愛守護綠色,將生態文明理念自覺融入發展脈搏,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長卷正徐徐展開。
記者手記
探尋幸福生活新可能
離開引黃調蓄湖濕地公園時,已是華燈初上。我看到一群穿著漢服的年輕人正以瀲滟湖光為背景,拍攝一段融合街舞元素的國風視頻。傳統與現代、體育與藝術、自然與潮流在此刻奇妙同框。
此情此景讓我意識到,文體旅融合的深層意義或許并不在于建造了多少個標準化、可復制的樣板工程,而在于為城市、鄉村乃至每一個人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讓生活空間更富魅力、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讓身體與精神在同頻共振中獲得滋養的可能性。我也由此明白了文體旅融合最大的成功在于重塑了人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它讓運動變得有趣、旅行更有深度、文化不再令人望而卻步,讓人們在揮灑汗水中尋得生活的詩意、在探尋的旅途中邂逅更好的自己。
這條融合之路雖然曲折,但充滿希望。它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帶著滿腔熱忱,投身其中,共創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