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國成向記者介紹買壯圖故居現狀。 買壯圖畫像。(買志強供圖) 清末老拳譜扉頁。 清末老拳譜內頁。
□記者 梁照曾 文/圖
本報訊 “梁記者,告訴你個好消息!我們找到一本1892年抄錄的六合拳拳譜,里面詳細地記載了一代心意拳宗師買壯圖在周口行蹤、傳藝情況,特別讓人激動的是拳譜記載周家口西寨的郭家皮行百年老屋是買壯圖故居。” 11月5日,周口心意拳傳人蓋國成激動地說。
當日上午,記者趕到周口西寨(今金海路辦事處西寨社區)興隆街郭家皮行舊址。蓋國成向記者出示幾本舊拳譜部分復印件和相關影像照片,其中郭殿旗抄錄于清光緒壬辰年(1892年)丁丑月的老拳譜最為珍貴。郭殿旗是郭家皮行的后人。郭殿旗在抄錄的拳譜中所做的后序中顯示,買壯圖大師于咸豐三年孟冬(1853年10月)到周家口郭家皮行(今二板橋東頭),拜訪他父親郭文丙(郭家皮行老板),商量皮革生意,并于咸豐四年仲秋(1854年8月)來周,和郭家皮行簽下500張皮子的交易契約,最終這些皮子通過竹扁擔挑及水路船運到郭家皮行。郭文丙很敬重買壯圖,特騰出郭家皮行老屋(今興隆街殘存的老屋)供買壯圖居住。
拳譜中還介紹了買壯圖在周口西寨授徒袁鳳儀、蘇老戴情況,并詳細地介紹了同治元年(1862年)買壯圖到郭家皮行交易狗皮時,為他的愛徒袁鳳儀、蘇老戴帶來了拳譜槍譜,因袁鳳儀外出,買壯圖未能親自將拳譜交給愛徒袁鳳儀。郭文丙遂讓皮行賬房先生將買壯圖帶來的拳譜抄錄一份,轉交給袁鳳儀。同治四年(1866年)皮貨生意慘淡后,買壯圖就沒有再來周口,也失去音信。
后來,郭文丙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買壯圖已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病逝。
據了解,郭家皮行是清代周家口較大的皮商。
郭家皮行老板是開封朱仙鎮小張莊村人,其祖上在明代來周家口經商,做皮行生意,最早落腳西寨興隆街,即郭家皮行老宅。今現存興隆街的買壯圖故居,乃是郭家皮行老宅唯一殘存的百年老屋。
買壯圖是平頂山市魯山人,是一代心意拳宗師,是平頂山市的歷史文化名人和武術家。由于他將心意拳傳到周口,隨后在他的周口弟子及再傳弟子們的辛勤傳承下,心意拳從周口走向海內外,習練者達百萬人。因此周口被心意拳界譽為“心意拳中興之地”“心意拳故鄉”。心意拳和買壯圖及其弟子成為周口享譽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每年吸引數千名心意拳愛好者來周口尋根問祖。
拳術作為伴隨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支重要文脈,其民間影響甚為深遠。舊時周家口,作為中原四大名鎮,漕運重鎮,更是匯聚四方武術家,從事傳藝、走鏢、護院等行業,武術行當成為周口眾多城市文化的一支重要支脈。當前,武術名家們及其故居成為各地文旅業精心發掘的重要資源,也是打造的重要名片,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百年以上武術名家故居現存寥若晨星。其中,心意拳一脈,除買壯圖在周口故居外,即使在他的家鄉魯山,也沒有了當年居住的老屋。買壯圖師輩的老屋更是找不到,更莫談更遠的宗師們。
“鑒于心意拳、買壯圖及其弟子不僅見證了周口一個時代的漕運、商業及文化的繁榮,其影響力已經打破國界,其文化品牌不僅是周口的,也是世界的。因此,保護買壯圖在周口的故居顯得尤其急迫、十分必要。”我市有關文史專家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