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一帆
東西南北中,好菜扶溝種。扶溝蔬菜種植歷史悠久,一直以來有著“中原菜籃子”美譽。2020年2月,時任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到扶溝調研蔬菜產業發展時表示,支持扶溝打造“中原菜都”。2020年7月,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到扶溝縣調研,對扶溝打造“中原菜都”提出殷切希望,為扶溝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這不僅是扶溝發展的重大里程碑,更是周口市產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節點。《周口日報》曾發表多篇相關報道,深入剖析了扶溝蔬菜產業的發展歷程、經驗做法與輝煌成就,為我們展現了這一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
政策引領,規劃先行
2020年3月,周口市政府召開第45次常務會議,強調要突出品牌打造,提升籌備標準,加快推進速度,凝聚工作合力,把扶溝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中原菜都”,把菜博會打造成全省、全國的“農”字頭品牌。
為推動蔬菜產業邁向新高度,扶溝縣委、縣政府制定了《扶溝縣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確立“一園三區十小鎮”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以中原菜博園為核心,縣城西、東、北3個縣級蔬菜產業集聚區為骨干,曹里黃瓜、汴崗辣椒等10個特色蔬菜生產集聚區為基礎,各區域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實現了蔬菜產業的集聚,避免了無序競爭與資源浪費。政府在土地流轉、資金扶持、技術引進等方面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眾多企業與人才投身蔬菜產業,為“中原菜都”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周口日報》的報道中,對這些政策舉措進行了詳細闡述,展現了政府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心與行動力。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扶溝蔬菜種植逐漸形成規模,蔬菜新品種也得以不斷開發,蔬菜品牌越擦越亮。如今,扶溝蔬菜暢銷省內外,扶溝從“中原菜籃子”蝶變為“中原菜都”。
科技賦能,創新發展
科技是扶溝蔬菜產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2010年,扶溝縣聯合河南農業大學成立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為扶溝蔬菜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翅膀。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引進推廣智能化溫室、工廠化無土栽培、全自動育苗、太空育種、巨型棚建造等農業新技術,選育推廣西瓜、辣椒、番茄等8個品類300余個新優品種,引領扶溝蔬菜向科技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邁進。如今,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已發展為占地1050畝的蔬菜產業基地,年產值達2600萬元。
2016年,“韭仙子”牌韭菜種子搭乘“實踐十號”衛星進行了太空育種實驗,品質與產量都得到顯著提升。“韭園韭菜”一時名揚天下,叫響全國。韭園鎮成了名副其實的“韭菜小鎮”。
2022年,“韭王子”“韭黑”等系列韭菜種子再次實現太空育種。在科技的加持下,扶溝蔬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銷路更加暢通。
聯農帶農,共享成果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扶溝縣積極探索多種聯農帶農模式。通過“黨支部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村“兩委”帶頭謀劃產業布局,黨員示范戶率先試種新品種、采用新技術,消除群眾顧慮,并積極與商超及批發市場對接,借助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暢通銷路,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真正實現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周口市、扶溝縣市場監管部門依托商標指導站,發揮知識產權獨特優勢,聚焦區域農產品,提供“商標注冊+品牌打造+人才培訓+知識產權保護”的“一條鏈”服務,為蔬菜產業發展加碼賦能。
據統計,截至2025年3月,扶溝縣蔬菜種植面積52萬畝,年均產量370萬噸,產值46.8億元。扶溝縣蔬菜產業已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周口日報》對這些聯農帶農的成功案例進行了深入報道,展現了扶溝蔬菜產業發展的民生溫度。
如今,“中原菜都”聲名遠揚,這是扶溝蔬菜產業長期發展的成果,也是周口產業升級的重要體現。從“中原菜籃子”到“中原菜都”,扶溝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蔬菜產業化發展道路,為周口乃至全國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隨著產業的持續升級,“中原菜都”必將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為周口建成農業強市貢獻力量。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