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研究院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講活動百日綜述
□記者 侯國防 通訊員 段傳濤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兩個結合”,立足“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城市品牌建設,今年5月以來,老子研究院在全市開展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講活動,每周一期,常態化深入全市各縣(市、區)和各行業領域巡回宣講。百日內在全市開展23場宣講,受眾達7000多人次,活動經鳳凰網、大河網、《周口日報》等媒體報道宣傳,累計點擊量760萬人次,成效明顯,反響熱烈。巡回宣講活動用老子道德文化滋養民風,以文化人,賦能周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廣域化覆蓋
老子研究院堅持“五五三”戰略定位和工作方法,著力打造道德文化普及戰略高地,深入全市機關、鄉鎮、社區、企業等開展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講。精心組織,周密策劃,成立巡回宣講領導小組,明確專門團隊負責,挑選一批道德文化專家學者組成宣講團,實現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擴大宣講覆蓋面。今年5月到12月共安排34場次巡回宣講,明確了宣講人、宣講題目和地點,并在媒體公布宣講日程安排,對宣講活動進行跟蹤宣傳報道,形成持續廣泛影響。
“全區要以此次宣講活動為契機,深化對老子道德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將老子文化中蘊含的處世智慧、道德理念與工作生活緊密結合,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工作效能、優化民生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動力。”8月5日,黃泛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許克學在主持第22場巡講時說。
“在媒體上看到宣講日程安排,我們第一時間規劃了行程。老師用‘水利萬物而不爭’解讀職場智慧,用‘知足不辱’剖析人的焦慮,讓我們豁然開朗。這樣的活動應該多辦、常辦。”兩名老子文化愛好者專程從西安趕來。
精準化供給
老子研究院構建“分層分類”宣講體系,針對機關干部、企業骨干、社區群眾、學校師生、鄉鎮工作者等不同群體,量身定制宣講主題,搭建傳統智慧與現代生活融合的橋梁。首場宣講會在鹿邑縣高級中學報告廳舉行,報告廳座無虛席,學生聚精會神聽講,時而做筆記,時而認真思考。“‘道法自然’就是要順應自然規律,不盲目跟風,穩扎穩打。大自然中的萬物各有其生長規律,學生成長發展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宣講老師王劍講得精彩,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宣講結束,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次宣講為校園注入了一股崇德尚道的精神力量。
巡回宣講活動為機關干部解析“無為而治”治理策略,助力企業提煉“商道智慧”發展路徑,引導社區以“典籍研讀”營造文化氛圍,指導鄉鎮運用“文明新風”提升治理能力,實現文化供需精準對接,推動老子文化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助力企業發展與文明鄉風建設。扶溝縣專場闡釋“修身齊家”與“三治融合”治理體系的契合點,并倡導以“上善若水”的民本情懷創新基層治理。沈丘縣專場針對企業“盲目逐利”痛點,提出“知止不殆”“反求諸己”等自我管理理念,同時培育社區文化傳承示范點,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方法論。
“巡回宣講活動讓經典文化‘活了起來’。每當看到聽眾眼中閃爍的理解光芒,聽到他們分享‘原來老子早就給出答案’的感慨,我就更加明白這項文化普及工作的價值所在。”已進行5場宣講的老師陳大明深有感觸。
沉浸式轉化
老子研究院創新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講“理論+案例+互動”多維宣講形式,深入淺出,精彩展示對道德智慧的理解運用。通過專家的精彩解讀,將道德文化轉化為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企業轉型升級、鄉風文明建設的具體行動,推動了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為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的融合提供了實踐路徑。
7月22日,宣講活動走進周口市宣傳文化系統,宣講老師葉建民以“傳承弘揚老子文化 增強文化自覺自信”為題作宣講。他結合軍事戰略、企業管理等現實案例,使抽象哲學具象化;將經典小故事穿插全場,引發聽眾共鳴,現場掌聲不斷響起。講座結束時,不少聽眾意猶未盡。
來自市互聯網行業黨委的企業代表謝華感慨地說:“通過聆聽宣講,我認識到老子講‘為道日損’的重要性,以后企業發展要更加注重主業需求,避免多頭出擊。”
3個多月來,巡回宣講活動引發全市干部群眾熱烈反響。周口市城投集團工作人員趙鵬說:“宣講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改革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窗口,為我們新入職的年輕人帶來了一場深刻的精神洗禮。”
太康一高教師代文帥說:“看到同學們若有所思的神情,就知道這場講座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啟發和思考。我自己作為老師也是醍醐灌頂。”
如今,道德文化普及巡回宣講活動已成為我市廣大干部群眾感受道德之美、踐行道德規范、弘揚道德風尚的“第一課堂”,也為我市“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文化品牌建設打造了新的重要陣地。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