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正老人認真擦拭毛主席像。
□記者 杜欣 通訊員 張然 文/圖
在淮陽區曹河鄉鹽場村,有這樣一位老人,雖已88歲高齡,卻懷揣著一顆熾熱的紅色之心,幾十年如一日,義務宣揚中國革命的紅色傳統和精神,熱衷于收藏各類紅色藏品,傳承紅色記憶。
他,就是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紅色宣傳員”的李濟正。
給受傷“八路”送飯的少年
1937年4月,李濟正出生在淮陽區曹河鄉一個普通的農戶家里。8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與革命軍人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一名八路軍戰士徐功平受傷后被藏在村中地窖里,按照父親的安排,年幼的李濟正承擔起為他送飯的任務。然而,日偽軍的搜查讓他的送飯之路充滿了危險。為了不被敵人發現,聰明的小濟正沒少想“點子”,一次次巧妙地避開了敵人的視線,將飯菜送到了徐功平手中。在地窖里,徐功平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吃飯間隙,小濟正全神貫注地聽徐功平給他講八路軍打鬼子的故事、八路軍救窮人的故事、毛主席領導窮人鬧革命的故事。徐功平康復歸隊后,革命的火種便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悄然種下。
在自家辦起紅色藏品展
雖然一輩子在農村種地,但一直以來,李濟正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對毛主席的崇敬是村里人有目共睹的。
生活富裕后,他開始收集毛澤東像章。如今,他的家中已收藏了200多枚大大小小的毛澤東像章,還有百余幅有關毛澤東等偉人的畫像,以及毛澤東家中犧牲的6位親人畫像。
這些珍貴的藏品,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老人紅色情懷的寄托?! ?/p>
李濟正老人說,就在幾年前,他還帶著曹河鄉的舞獅隊自費前往湖南長沙表演,并到韶山參觀毛主席故居。在毛主席的故鄉,他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偉人故居。
別看李濟正老人不識字,但他自編自唱的紅歌和順口溜,質樸而動人,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村民們說,每當聽他的順口溜,總能喚起人們心中對革命歲月的回憶和對黨的感恩之情。
“俺一輩子就崇拜毛主席,是他領導人民翻身得解放,是他讓窮人翻身當主人,是他領導全國人民打敗了蔣介石反動派,是他領導我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边@簡單而有力的話語,道出了老人對毛主席的無限崇敬和對黨的堅定信仰。而李濟正的老伴楊翠榮,同樣對黨、對毛主席充滿了感激之情。她感慨地說:“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共產黨給的呀!種地不交公糧,還有補助。沒有共產黨和毛主席,哪會有新中國呀!”
心懷大愛冀紅色精神代代傳
李濟正與老伴在平時生活中非常節儉,但他們的內心卻無比充實。
每天,老兩口都會精心擦拭毛主席像。他們還會一起唱紅歌,那悠揚的歌聲在村子里回蕩,傳遞著濃濃正能量。雖然兩人均年過八旬,可他們身體依然硬朗。孝順的兒女在市里工作,希望把父母接到身邊生活,但李濟正夫婦卻始終堅守著自己的“紅色陣地”,不愿離開故土家園。
采訪中,李濟正老人告訴記者他的一個愿望: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希望為家中的紅色藏品找一個可靠的保存、展示的地方。老人說,希望這些藏品能幫助更多年輕人了解紅色歷史,深切體會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深刻了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偉大勝利的光輝歷程,將紅色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