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驚恐發作又稱急性焦慮發作,是焦慮癥的嚴重表現形式,常無明顯誘因突然發生。發作時,癥狀通常在幾分鐘內達到高峰,持續10至30分鐘(極少超過1小時)。患者會出現強烈恐懼、焦慮,伴有心悸、呼吸困難、頭暈、出汗等軀體癥狀。由于癥狀類似心臟病,患者常緊急就醫,但相關檢查通常無法發現器質性病變。
發病原因
心理方面:當累積的心理壓力超出個體承受能力時,可能誘發發作。生理方面:大腦神經遞質失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水平異常)及遺傳因素是其生理基礎。此外,具有敏感、內向等性格特質的人,更易因現實與期望的落差陷入焦慮狀態,增加發作風險。
如何應對
首先應及時就醫,排除心臟病等軀體疾病。確診后,需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包括服用藥物以調節神經遞質水平,以及接受認知行為療法來修正負面認知。日常生活中可學習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保持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避免過量攝入咖啡因和酒精。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培養積極心態,正視癥狀,主動向親友尋求支持或加入互助小組,這些均有助于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盡管驚恐發作來勢洶洶,但通過了解其發病原因,及時干預,患者完全能夠有效緩解癥狀、恢復正常生活。若受此困擾,建議積極尋求專業幫助,早日走出焦慮陰霾。
(周口精神康復醫院 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