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侯國防 通訊員 閆玉印
“多虧了網格員武帥,要不是他,俺兩家肯定還要吵架。”近日,鹿邑縣賈灘鎮群眾孫熱鬧說,他和鄰居因壘墻頭有糾紛,屢次發生爭執,后期通過網格員武帥多次現場調解,鄰里糾紛圓滿化解。
“有啥事兒,我都是跑著去。”武帥說,遇上村民糾紛,他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先穩住局面,再講道理、耐心勸。一來二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了他的本領。
武帥是全縣200多名退役軍人網格員的一個縮影。“他們把部隊的高標準、嚴要求落實到網格管理工作中,把軍人的忠誠和奉獻轉化為服務群眾的自覺和熱情,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鹿邑縣平安建設促進中心負責人說,該縣近年來專門把退役軍人發動起來,讓他們在“黨建+網格+大數據”的治理中挑擔子,為鄉村治理筑牢根基。
政治過硬筑牢信任基石。在基礎信息采集時,群眾因退役軍人政治可靠而主動配合;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中,這份堅定的政治立場讓他們能準確把握問題核心,成為群眾信賴的“貼心人”。網格員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哨兵”。在玄武鎮橋北頭行政村的街巷里,常常能看到一個皮膚黝黑、腳步輕快的身影——退役軍人朱國營。他胸前掛著網格員工作證,手里攥著記滿瑣事的筆記本,哪家的老人該取藥了,哪戶的院墻需要修補,哪些鄰居還存著心結,他都一清二楚。他走遍了網格內126戶人家,把每家的人口結構、就業情況、困難需求都記在筆記本上,成了這里的“活檔案”。
作風優良鍛造實干動能。退役軍人骨子里的自律與擔當,讓他們在網格中迅速成為推動各項工作落地的“排頭兵”。面對8類職責任務和“29+N”網格事項清單,他們以雷厲風行的作風嚴格執行,無論是社情民意收集還是安全隱患排查,都做到了細致入微、落實到位。前不久,衛真街道城角社區退役軍人李春永接到群眾陳大爺的電話,稱因樓上住戶家中漏水,導致樓下他家的天花板、墻面等多處受損。為盡快化解矛盾,李春永將雙方請到調解室,在“萬事和為貴、有理讓三分”的氛圍中,組織雙方心平氣和地面對面商議此事。最終,在李春永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意見。
能力突出彰顯攻堅實力。從軍營到基層,雖“戰場”不同,但他們始終率先垂范、沖鋒在前,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了新的生機。退役軍人在軍營培養的應急處突能力和學習能力,讓他們在網格中快速成長為“多面手”。在實戰化培訓中,他們對矛盾糾紛調解、消防安全、急救等知識一點就通,并通過模擬演練迅速掌握各類場景處置流程。在防汛、救火、反詐等緊急任務中,他們總能第一時間沖鋒在前,發揮“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有困難,找李網格”,這是太清宮鎮黃王社區的居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家口中的“李網格”就是退役軍人網格長李蒙蒙。在一次日常巡查中,他發現一處老舊房屋因電線老化已經出現打火的現象,極有可能引發火災。他立即疏散周邊群眾,第一時間聯系相關部門,及時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以來,全縣網格員排查上報的42000余件事件中,退役軍人網格員牽頭辦理的事項辦結率始終名列前茅。”鹿邑縣平安建設促進中心負責人說,退役軍人網格員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正在基層治理這片“新戰場”上,續寫著屬于他們的奮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