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任務,也是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一、什么是數字素養?
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指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
圖片
二、數字素養包括什么?
數字素養包括:數字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數字社會責任。
數字意識:內化的數字敏感性、數字的真偽和價值,主動發現和利用真實的、準確的數字的動機,在協同學習和工作中分享真實、科學、有效的數據,主動維護數據的安全。
計算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主動抽象問題、分解問題、構造解決問題的模型和算法,善用迭代和優化,并形成高效解決同類問題的范式。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利用豐富的數字化資源、廣泛的數字化工具和泛在的數字化平臺,開展探索和創新。
數字社會責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遵循數字倫理規范。
三、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普惠共享。秉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理念,推動數字教育資源、數字技能培訓、數字產品和信息服務等高質量發展和開放共享,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統籌謀劃,系統推進。遵循數字化發展規律,針對不同類型的群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公民,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整合資源,筑牢基礎,補齊短板,整體提升全民數字學習、工作、生活和創新的素養與技能。
堅持深化改革,協調發展。聚焦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過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難點問題,創新政策供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彌合城鄉、區域和人群間的數字鴻溝,營造良好的數字學習和創新創業環境,促進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正確導向,保障安全。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主動防范化解風險,有力有序推進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
四、聚焦四大應用場景
數字生活:家庭、社區、出行、購物等是人民群眾高頻生活場景。
數字工作:產業工人、農民、新興職業群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是不同工作場景中的行為主體。
數字學習: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歷體系的數字教育培訓場景。
數字創新:推動打造企業數字化競爭力,培養造就高素質數字人才隊伍;積極探索數據驅動科研新范式。
五、部署7大重點任務
(一)豐富優質數字資源供給
包括優化完善數字資源獲取渠道;豐富數字教育培訓資源內容;推動數字資源開放共享;促進數字公共服務普適普惠。
(二)提升高品質數字生活水平
包括培育智慧家庭生活新方式;提高智慧社區建設應用水平;豐富新型數字生活場景;開展數字助老助殘行動。
(三)提升高效率數字工作能力
包括提高產業工人數字技能;提升農民數字技能;提升新興職業群體數字技能;開展婦女數字素養教育與技能培訓;提升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數字治理能力。
(四)構建終身數字學習體系
包括提升學校數字教育水平;完善數字技能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數字技能認證體系與終身教育服務平臺。
(五)激發數字創新活力
包括打造企業數字化競爭力;探索數據驅動科研新范式。
(六)提高數字安全保護能力
包括提高全民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強化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
(七)強化數字社會法治道德規范
包括引導全民依法規范上網用網;提高全民網絡文明素養;強化全民數字道德倫理規范。
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助力提高我國人口整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推進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和全社會通識教育、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人才為主攻方向,舉辦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推動數字技術普及應用,促進數字成果普惠共享,不斷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助力網絡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