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1-05-21
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駐馬店市西平縣二郎鎮,大型機械在高標準農田里作業。2020年,河南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單產均創歷史新高,糧食總產量1365.16億斤。陳更生攝(中經視覺)
鄭州市經開區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加緊生產。2009年在鄭州成立的中鐵裝備,目前已是中國最大的隧道掘進機制造服務商。 聶冬晗攝(中經視覺)
焦作市精心打造南水北調綠化帶,提升城市品位,也為市民休閑、健身提供了好去處。 劉金元攝(中經視覺)
開封市尉氏縣邢莊鄉府李莊村,農機服務隊幫助村民收獲小麥。 李新義攝(中經視覺)
觀眾在河南博物院參觀。近年來,河南不斷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文化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聶冬晗攝(中經視覺)
鄭州南動車所對標準組動車進行檢修。近年來,高鐵新線的陸續開通,為鄭州逐步建設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提供了強勁動力。 王 錚攝(中經視覺)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全省上下全力以赴謀發展,心無旁騖抓發展,實現了一系列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突破。
綜合實力實現重大跨越。全省生產總值邁上5萬億元大臺階,人均生產總值突破8000美元,糧食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國家戰略疊加實施,“五區一群”等國家戰略平臺加快建設。
高質量發展邁出重大步伐。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20%,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接近50%。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快速提升,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172家,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到102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了兩番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萬家。
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718.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污染防治攻堅戰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PM2.5、PM10年均濃度累計下降幅度均超過30%;金融、地方政府債務等風險有效化解,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基礎支撐能力更為堅實。“米”字形高鐵網基本建成,鄭州機場三期北貨運區開工建設,鄭州地鐵進入網絡化運營時代,高速公路總里程達7100公里,淮河、沙潁河水運通江達海。
改革開放取得關鍵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的政務服務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達到781萬戶。“四條絲綢之路”聯通世界,鄭州機場客貨運吞吐量躍居中部地區“雙第一”,中歐班列(鄭州)輻射30多個國家130多個城市。
[責任編輯:李鶴]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